8月21日,国家能源局发布7月份全社会用电量等数据。7月份,全社会用电量10226亿千瓦时,破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6%。分类数据显示,第三产业和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增长较快。
从分产业用电看,7月,第一产业用电量17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0.2%;第二产业用电量593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7%;第三产业用电量208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7%;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203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8.0%。
1—7月,全社会用电量累计5863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为54703亿千瓦时。从分产业用电看,第一产业用电量84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8%;第二产业用电量3740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8%;第三产业用电量1125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8%;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913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6%。
7月底,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下称“中电联”)预计,2025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5%-6%。
7月全社会用电量增速显著超出预测,气温偏高是主要推动因素之一。公开信息显示,今年7月4日、7月7日、7月16日、7月17日全国用电负荷连创新高,最高达15.08亿千瓦,较去年最大负荷增加0.57亿千瓦。
中电联统计与数智部电力供需分析处处长陈亚宁认为,除了气温因素,在国家“两新”“两重”等政策加力扩围下,带动相关商品销售、制造业投资较快增长,内需表现较为稳定,新质生产力成长壮大,工业生产、出口超预期回升。互联网数据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等行业用电量增速相对较高。
中电联专家分析认为,考虑到三季度高温因素及上年四季度基数偏低因素,预计今年下半年用电量增速高于上半年。当前仍在迎峰度夏期间,全国电力供需总体平衡,华东、华中、西南、南方区域个别省份短时供需紧张,但通过最大程度的跨省跨区余缺互济后,可以实现电力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