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8-21 22:21:10 股吧网页版
【新华解读】绿色外债试点开启 多地企业跨境融资有望驶入“绿色通道”
来源:新华财经

  新华财经北京8月21日电(王菁)企业境外发债已成为我国市场主体拓展融资渠道的重要方式,尤其是绿色、科创等创新元素更受到海外投资者青睐。

  近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决定在上海、北京、天津、河北、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山东、湖北、广东、四川、宁波、厦门、青岛、深圳等16省市开展绿色外债业务试点,鼓励非金融企业将跨境融资资金用于绿色或低碳转型项目。

  市场人士表示,这一政策出台于2025年——既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也是我国作出“双碳”目标重大宣示5周年的关键时点,是境内绿色金融体系与国际市场接轨的重要举措。

  引导外资服务低碳转型绿色金融政策优化走向纵深

  业内专家指出,绿色外债试点政策的推出,显示出我国绿色金融政策的发展进一步走向纵深,此举旨在通过引入国际更多较低成本资金,支持优质企业绿色低碳项目建设。

  具体来看,这一试点政策主要针对境内非金融企业,通过非居民融入本、外币资金,专项用于支持符合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相关规定条件的绿色或低碳转型项目。

  某国有大行研究院资深研究员对新华财经指出,政策允许这类项目更少占用企业全口径跨境融资风险加权余额,从而扩大投资绿色发展或低碳转型项目企业的跨境融资规模上限。

  同时,相关外债登记由银行直接办理,显著提升绿色外债业务办理便利化水平,有利于吸引全球金融资源向我国绿色低碳发展等领域有序聚集。

  复旦大学绿色金融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李志青指出:“我国绿色低碳的发展和‘双碳’目标的实现都需要庞大的资金,通过对外发行绿色债券,可以获得更多的资金保障。”这是近年来学界的呼吁,也是众多企业的需求,凸显了绿色外债试点政策对打通多元化融资渠道的重要价值。

  亦有业内人士提及,政策出台的背景还与我国对国际社会的环保承诺紧密相关。2025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也是我国作出“双碳”目标重大宣示的5周年。据了解,近五年来,中央财政每年投入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的资金约5000亿元到6500亿元,累计安排支持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的资金近3000亿元,年均增长7%。

  不过,企业境外发债也存在部分结构性堵点。某接近监管人士对新华财经表示,在外债领域不断运转的过程中,部分主体评级情况参差不齐,有的经营收入和利润不高,自身实力有限,但申请备案登记的外债规模偏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隐患。

  另据多家券商相关研究显示,企业境外发债堵点主要包括:发债主体结构相对集中,新兴产业及高端制造行业占比较低;部分企业申请发债规模与自身实力不相匹配,出现“借外债还内债”问题,交叉违约风险提升;个别企业风险防控能力相对较弱,货币互换与利率互换等风险对冲工具运用率低等。

  “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外债资金使用效益的充分发挥。”前述接近监管人士进一步指出,绿色外债试点政策的推出,有望通过引导外债资金流向绿色低碳领域,优化企业外债结构,提升外债资金使用效率。

  规模增长与结构优化并存绿色外债试点“一举多得”

  随着绿色外债试点政策的实施,更多区域的企业境外融资将更加便捷,国际投资者也将获得更多参与我国绿色发展的机会。

  首先,绿色外债试点政策可以通过市场化机制,引导企业将境外融资用于绿色领域,创造多方面价值。试点举措提供了更为清晰的跨境融资指引,有助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国际投资者对于ESG表现好的绿色资产具有较好的偏好,境外发行实际上有利于获得国际市场支持。

  其次,绿色外债试点政策还将推动国内绿色金融标准与国际接轨和互认。前述研究员指出,近年来系列政策优化以及未来绿色主权债券的发行等措施,均将吸引国际市场更加关注、研究和采纳我国绿色债券规则设计、信息披露等标准规范,况且我国一直采取“双轨并行”的策略,同时参照了国内国际的两版原则,为标准互认提供了实践基础。

  “绿色外债试点政策凸显了相关领域与国际标准进一步接轨的重要作用。”在某外资行亚太区投资负责人看来,此举有助于提高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形象和声誉。很多有出海规划的企业,可通过绿色债券释放遵循气候变化、自然资源保护等原则的理念,以获得国际投资者的认可。

  多年前,新疆巴州首笔绿色企业外债资金的实践案例已经显示了绿色外债的实际效果。2022年10月,巴州某燃气有限公司成功从澳门某银行融入外债资金300万元,有效满足了企业日常生产资金需求,为企业节省各项资金成本近2万元。

  再次,绿色外债试点政策还有望进一步优化企业外债结构。政策鼓励企业将外债资金用于支持创新发展、绿色发展、新兴产业、高端制造业以及“一带一路”建设和国际产能合作等重点领域项目。

  此外,国际投资者对我国绿色债券的兴趣与日俱增。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绿色债券市场之一,具有较高的市场深度和流动性,能够满足大型机构投资者的资产配置需求。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资源环境和生态文明研究中心主任陈少强指出,通过完善绿色债券标准、加强信息披露、提供政策激励等措施,可以为绿色债券市场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立足当下,绿色外债试点不仅是金融开放创新之举,更是我国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切实行动,将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