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美国特朗普政府今年对大部分贸易伙伴加征了新关税,但美国商品和服务价格却出乎许多经济学家的预料,依然保持相对稳定。
经济学家提醒说,关税迄今尚未引发新一轮通胀,并不意味着价格未来不会飙升。他们指出,近期数据显示,包括服装、家居用品和家电在内的一些商品成本已有小幅上涨。
不过,专家们承认,目前关税还未引发那种可能导致价格大幅飙升的严重通胀压力。
以下是经济学家认为美国关税处于数十年来最高水平,但通胀依旧平稳的四大原因。
1. 实际关税水平没有想象中那么高
美国总统特朗普多次威胁要大幅提高进口商品关税,但数据显示,美国进口的实际平均关税水平并没有此前宣布的那么高。
根据凯投宏观的数据,6月份美国进口的平均关税税率为9%,远低于年初许多经济学家在特朗普频繁宣布关税计划后预测的15%。
巴克莱银行经济学家Mark Cus表示:“并不是关税反应很小,而是截至6月,实际有效关税率的提升幅度相对有限。”
部分原因在于,面临较高关税的国家向美国出口的商品减少了,而关税水平较低的国家则增加了对美出口。结果是,美国进口的平均关税水平低于年初许多经济学家的预测。
此外,美国进口的许多商品也被豁免于更高的关税。
根据巴克莱数据,6月进入美国零售市场的约2580亿美元商品中,只有48%需要缴纳关税。药品、部分电子产品,以及来自加拿大和墨西哥的许多进口商品均被排除在新关税之外。
巴克莱分析师表示:“尽管需缴关税的商品面临更高税率,但美国进口商品中仍有相当大比例是免税的。这是有效关税率较低的重要原因。”
2. 企业在关税生效前囤货
美国零售商今年早些时候就提前增加了库存,以应对特朗普政府可能提高进口商品关税的。许多零售商仍在销售这些尚未被加税的商品,从而推迟了价格上涨。
Cus表示:“在关税生效前,从加拿大进口的部分未来会被加税的商品数量大幅增加。而在5月和6月,这类商品的进口量可能相对较低,因此需要缴税的商品比例也随之下降。”
不过,专家警告称,这些较低成本的库存最终会被消耗殆尽,届时可能带来更高的价格压力。
3. 零售商暂时自行消化成本
目前,许多零售商选择自行承担新增关税带来的成本压力。
凯投宏观分析师在报告中称:“企业愿意通过压缩利润率来吸收初期的冲击,不过我们认为这种情况大多是暂时的,因为企业在等待关税水平的进一步明朗化。”
“我们怀疑这种局面在长期内不可持续。随着未来几周关税水平的不确定性逐渐消除,零售商对未来一到两年的关税成本有了更清晰的预期后,我们预计会有更多企业选择提高价格,”他们补充说。
4. 关税往往会逐步推高通胀
关税通常需要经过数月时间,才能渗透进企业供应链,并最终反映在消费者支付的商品价格上。
达拉斯联储在6月的一份报告中指出,关税的全面影响并非立即显现,而是会在较长时间内逐步释放,并在生效大约一年后达到峰值。
这意味着,今年美国实施了新的关税,其对通胀的显著影响很可能要到今年晚些时候乃至2026年才会显现。
凯投宏观分析师表示:“迄今为止,关税向最终消费品价格的传导效应仍然有限,但我们仍预计其影响将在今年下半年逐渐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