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8-21 23:01:40 股吧网页版
为机器人铺路 vivo先从“眼睛”入手
来源:第一财经 作者:李娜

  当手机厂商集体涌入机器人的战场时,vivo悄然布下了另一枚棋子。

  8月21日下午,vivo向外展示了一款混合现实(MR)头显设备 vivo Vision 探索版,从外观和交互方式来看,直接与苹果Vision Pro对标。

  但当下的MR市场远未称得上“成熟”,即便是苹果,也没有让它摆脱“小众玩具”的定位。在调研机构IDC的数据中,高达3500美元的起售价让苹果这一产品在去年的全球销量不到100万台,从全球大盘来看,市场的总量今年也只是刚刚跨越1000万门槛。

  vivo此时的入局,显然目标并不在头显这一单一市场。

  “MR可能是未来基于机器人场景下,一个很好的交互设备。”vivo执行副总裁、vivo中央研究院院长胡柏山在一场行业对话中回应道。他认为,以现在的时间点来看,MR可以解决短期用户的需求,大屏以及沉浸式的需求,而长期来看,MR可以作为机器人的眼睛和大脑来满足家庭机器人的场景发展。

  “我们现在开发的状态已经花了五年时间。”胡柏山说。

  直到今年3月,vivo正式对外透露了机器人的研发进展,并宣布成立机器人实验室(vivo机器人Lab),该实验室隶属于vivo中央研究院,由胡柏山直接领导,主要开发机器人的智能决策系统(大脑)和空间感知系统(眼睛)。

  而早在2024年,vivo曾表示,人形机器人将是未来竞争的突破点,计划三年内推出首款聚焦家庭场景的机器人产品,并同步推进6G、人工智能、混合现实(MR)等技术布局。在发展路径上,AI大模型驱动“大脑”,依托蓝心大模型构建机器人的自主决策能力,解决家庭场景中的复杂任务,如家务协助、老人看护等,而MR则被定义为机器人的“智能眼”,负责实时环境扫描与信息采集,与AI大模型构成的形成认知和决策闭环。

  但在“大脑”和“眼睛”之外,机器人作为一个链条长、技术栈复杂的产业形态,对“手”和“脚”即机械结构与运动控制系统的要求同样苛刻,而这恰恰是多数手机厂商并未涉足的领域。

  有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手机厂商的软件工程师可以负责AI、算法等部分,但机器人还需要机械、电控等领域的专家,团队整合有一定难度。如果手机厂商要为机器人定制生产线,那么改造原有工艺流程也将是一个“烧钱且缓慢”的过程。

  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副秘书长袁帅认为,手机厂商在传感器校准、图像处理算法等方面已有成熟积累,这使得它们在机器人环境感知能力的构建上具备先发优势。但从当前阶段来看,“自研”并非所有手机厂商的目标,整合资源、寻找切入点,才是下一步真正要面对的核心课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