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孙诗卉上海报道
8月16日,由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指导、21世纪经济报道主办、浦发银行联合主办的“2025资产管理年会”在上海浦东举行。华泰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林锡东在分论坛发表主题演讲时指出,在低利率时期,优质资产供给稀缺,保险资管行业正经历深刻变革,亟需通过多元化配置破解收益困局。
“收益焦虑”替代“安全焦虑”
林锡东指出,在利率水平较低的时期,对于有长期刚性负债成本的资金来说,利差损的风险在加大。近几年来,保险资金总投资收益率中枢从过去的4%-5%降至3%-4%,新增优质非标资产收益率不足3%。与此同时,寿险业资产负债久期缺口4-7年,超过海外成熟市场2年以内的水平。
“久期缺口较大在整个利率下行的周期中会面临更大的再配置压力,随着之前配置的高收益资产迎来到期的高峰,这几年到期再配置的压力不断增大。综合来看在目前低利率环境下,需加大权益和另类资产的配置。”他说道。
面对全球性挑战,林锡东分享了海外资管机构的四大应对策略:其一是拉长久期,在利率下行阶段提前锁定长期收益;其二是通过适度承担信用风险获取信用溢价收益;第三是配置权益类资产,承担波动风险换取更高回报;第四是布局另类资产,以流动性风险换长期优质资产。

构建本土化配置新框架
面对全球资管机构共同遭遇的低利率难题,林锡东指出构建适合国内市场的多元资产配置的策略,可以借鉴海外经验。既要提高大类资产配置能力,又要优化细分品种资产结构性配置的能力。他指出,在大类资产配置能力上,在当前的百年变局之下,地缘政治的影响巨大,宏观变量的影响力在这个阶段大幅提升,资产价格波动加大,因此不仅需要提升资产配置的广度来分散风险,也需要在深度上进行探索,更加精细化管理,才能够在管理好各种风险的同时获取较高的收益。
另外,对于固定收益类资产的配置策略,要加强对长期利率和信用风险的研究,同时也要丰富其他策略工具,平衡组合的风险。林锡东强调,在获取稳定收益的同时,还要努力去寻求结构的转变,通过各种方式来增强收益。久期管理要更加灵活,在利率下行中,要做到提前配置,拉长久期,锁定长期收益。同时适时把握利率波动的交易机会。在信用策略方面,要更加向高等级信用债集中,关注产业债、金融实体债中的优质品种。在曲线策略上积极运用骑乘效应等捕捉曲线变化的套利机会,做到同等曲线下票息的最大化。同时积极利用可转债、可交换债、ETF等提升配置效果。
对于权益类资产,林锡东强调需系统性提升配置比例。在防守端,通过FVOCI账户构建红利资产底仓,重点布局现金流稳定的传统行业龙头,满足负债端匹配需求;在进攻端,着眼新质生产力与Z世代消费新业态两大方向,挖掘研发周期长、资金需求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机会。
“量化投资正成为破局利器。”他特别指出,随着风格因子配置有效性凸显,可增加被动投资比重,运用量化模型捕捉风格轮动,并通过衍生品工具对冲波动风险。这种策略既能满足大体量资金配置需求,又可精准控制跟踪误差。
另类投资领域,林锡东认为当前正处于转型期,随着经济进入高质量增长阶段,股权投资会迎来比较好的机遇,而债权类非标资产的重心在于存量资产的盘活。他建议,积极参与优质公司的股权融资业务,捕捉新兴产业的成长红利。
在债权类非标的投资领域,虽然基建领域的优质新增项目持续减少,但由于过去持续多年的基建投资,在经济体中存在着大量优质现金流资产。“通过盘活这些存量的优质资产我们也能够稳定增厚收益,是多元化配置的重要方向。 ”
在低利率和资产荒的双重挑战下,资产管理行业正经历深刻的范式变革,林锡东提出,展望未来,中长期资金应当秉承三个核心理念,一是坚持长期主义,发挥耐心资本的优势,做时间的朋友。二是深化配置创新,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扩大收益的边界。三是强化责任担当,通过资本力量服务国家战略。他最后强调,在变局中,唯有主动拥抱变革,才能够在不确定性当中去把握长期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