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8-22 00:26:10 股吧网页版
当基金投资遇上社交媒体 是普惠金融还是“类传销”陷阱?
来源:国际金融报

  随着市场情绪持续升温,基金投资正以意想不到的方式进入大众视野。

  打开小红书、抖音、B站等社交平台,记者注意到,“10元养基挑战”“大学生养基计划”“打工人实盘操作”……这类极具亲和力的内容标签正在社交平台上广泛传播。曾经被视为专业枯燥的基金投资,如今正以更轻松、更社交化的方式融入普通人的日常生活。

  不过,这种“接地气”的传播方式在显著降低投资参与门槛的同时,也催生了新型投资社群生态,并带来了一系列合规性争议。

  受访律师向记者表示,社交媒体的互动性易放大从众效应,特别是“晒收益”极易激发投机情绪,形成“类传销”式的投资社群。与此同时,个人无资质公开发表投资观点可能构成违规,具体操作建议可能被认定为“销售建议”。此外,粉丝因跟投导致亏损的责任认定问题,也存在诸多需要厘清的法律边界。

  基金理财社交化

  与传统金融机构严肃专业的形象不同,新一代年轻投资者更倾向于通过社交媒体分享投资心得,以碎片化、娱乐化的方式学习理财知识。

  在社交平台上,记者以“基金小白”“大学生养基”“基金实盘”等关键词搜索后发现,相关发帖数量众多,且阅读量和点赞量也颇高。其中,多数基金博主以其实盘操作为主,向网友分享自己的理财理念和心得。

  有网友表示,“分享实盘操作的初心就是希望和广大基友一起进步赚钱,从学习过程中提升自己的理财能力。”

  由于养基博主众多,一些投资新手会在网上发布“抄作业”求助帖,分享其关注博主的收益情况和理财风格,希望网友帮忙筛选出一位值得“抄作业”的博主。

  记者还注意到,建立信任、增强黏性、引导变现,似乎已成为部分博主的常见运营模式。他们先通过优质内容输出建立信任关系,再以“实盘透明”“教学讲解”等方式强化粉丝黏性,最终引导粉丝开户、买基金、加入私密社群或购买付费课程,部分博主还会在社交平台挂出理财书籍等商品链接,完成商业闭环。

  在社交平台的私域生态中,粉丝行为大多呈现出高度的情感投入与行动跟随特征。他们不仅主动加入专属群组、进行打赏、购买付费课程,甚至还会自发组织“后援会”以表达对博主的支持。基于对博主言论的高度信任,不少粉丝会跟随其操作节奏进行投资决策。

  “基金投资正在逐渐社交化、生活方式化。”排排网财富公募产品运营曾方芳向记者介绍道,“基金社交化”是指基金投资与社交相结合,成为一种可记录、展示和交流的生活内容载体;“理财生活方式化”则是将理财融入日常,形成一种与消费、娱乐关联的生活态度。这种趋势的出现,源于技术的进步和投资者群体的年轻化,互联网缩小了信息差距,社交媒体加速了理财知识的传播。与此同时,年轻一代逐渐成为理财的主力军,他们习惯在社交场景中讨论理财,并将其视为实现自我价值的一种重要手段。

  与传统专业投教相比,曾方芳认为,社交平台基金博主的内容推荐更具优势,其语言通俗易懂,生活化的表达有助于降低理财门槛。同时,社交属性更强,博主们通过晒实盘操作、与粉丝积极互动,建立起一种“拟社交型信任”,从而增强粉丝的黏性。这种模式不仅能迅速触达用户,还能快速实现商业转化。

  合规性争议升温

  令人担忧的是,随着“Z世代”逐渐成为投资市场的主力军,基金投资的“社交化”“生活方式化”趋势也带来了一些隐忧。

  记者查询发现,基金博主大多会在发布实盘操作内容后,明确标注“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的免责声明。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基金博主又会发布对具体基金品种的分析和评价,甚至对买卖时点、止盈止损策略等给出具体建议。

  那么,这样的理财内容分享是否会更容易催生非理性投资行为?又存在哪些风险呢?

  “基金博主的理财内容分享,同样存在一些劣势。”曾方芳告诉记者,一方面,部分博主并无基金从业资格,专业资质的缺失使得其荐基行为存在合规风险。另一方面,基金博主在理财分享中往往存在风险披露不足的问题,容易夸大收益、弱化风险,从而误导投资者。此外,基金博主分享的内容质量也参差不齐,部分博主可能会为了博流量而追逐短期热点,而非客观呈现投资逻辑与风险,这同样容易导致信任崩塌,进而造成投资损失。

  “基金博主的内容推荐易催生非理性投资行为,存在误导性宣传、风险错配、资质缺失等风险。”北京德和衡(上海)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德和衡研究院上海分院院长白耀华律师向记者表示。

  白耀华律师表示,社交媒体的互动性容易放大从众效应,特别是“晒收益”的行为极易激发投机情绪,进而形成“类传销”式的投资社群。与此同时,个人若无相应资质而公开发表投资观点可能构成违规,具体操作建议可能被认定为“销售建议”。具体来看,若涉及公募基金推介,需取得基金销售资质;若涉及股票操作建议,可能需证券投资咨询资质;若通过“知识付费”等方式变相收取交易佣金或分成,还可能构成非法经营。

  进一步来看,粉丝因跟投基金博主建议导致亏损的责任认定问题,也存在诸多需要厘清的法律边界。

  白耀华律师向记者表示,粉丝追责面临诸多法律难点,包括因果关系证明、过错认定以及风险自担等问题,需要结合个案证据来判定责任边界。例如,博主是否存在明知策略高风险仍诱导投资等“故意或重大过失”,以及投资者是否尽到合理注意义务等因素均需考量。此外,根据风险自担原则,若博主已提示风险且投资者自愿跟投,可能适用“买者自负”。当然,如果博主存在虚假宣传或误导性陈述,则可能承担侵权责任;若无资质荐基,也可能受到行政处罚。

  作为内容分发和流量变现的受益方,社交平台也可能承担补充责任或连带责任。白耀华律师认为,这具体需审查社交平台是否履行合理注意义务。具体来看,若平台明知博主违规荐基而未采取删除内容、封禁账号等制止措施,可能构成共同侵权。若平台仅未尽合理注意义务,如未建立有效审核机制,法院可能酌定其承担部分赔偿责任。建议平台建立“事前资质审查+事中动态监测+事后举报处理”机制,避免因算法推荐放大违规内容传播。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