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身险预定利率下调迎来8月31日最后窗口期。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调查发现,多家保险公司陆续启动人身险产品切换工作,预定利率2.5%的产品陆续下架。
多位保险从业人士表示,随着普通型保险产品的预定利率下调至2%,消费者对既有保证利益又有浮动利益的分红型保险产品的关注度提升,预计分红型保险将成为未来市场的主流选择。消费者在选购时应参考保险公司过去5年至10年的分红实现率,选择产品现金价值和预定总利益较高的产品。
旧产品陆续下架分红险受消费者青睐
“最近考虑加保吗?保证利益2.5%的增额寿险月底全部下架,有计划加保要把握最后机会了。”近期,毛女士收到保险代理人的信息。
日前,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公布最新普通型人身保险产品预定利率研究值为1.99%。随后中国人寿、平安人寿、太保寿险等多家保险公司迅速发布公告,宣布普通型保险产品预定利率最高值为2.0%、分红型保险产品预定利率最高值为1.75%、万能型保险产品最低保证利率最高值为1.0%,产品最后切换时间为8月31日。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调查市场发现,虽然本轮预定利率下调的行业“炒停售”气氛不太浓烈,但仍有不少消费者在最后窗口期准备“上车”。有保险从业人员告诉记者,最近陆续收到保险公司旧产品下架的通知,个别保险公司已率先完成产品切换。从消费者的选择来看,分红型增额寿险、分红型年金险等更受消费者青睐。

既有“保证”又有“浮动” 分红险利益弹性较大
分红型保险产品的利益由保证利益和浮动利益两部分构成。虽然分红型保险产品预定利率最高值为1.75%,低于普通型保险产品预定利率最高值2.0%,但分红型保险产品可以从保险公司的经营成果中获得浮动利益,未来总利益可能有更大的弹性空间,因此成为近期消费者的热门选择。
招商证券非银金融首席分析师郑积沙表示,此前保险公司普通型、分红型和万能型产品的预定利率上限分别为2.5%、2.0%、1.5%,保持着50BP的区隔;本次调整之后,普通型和万能型产品的预定利率上限均下调50BP,而分红险产品仅下调25BP。“(分红险)与普通型产品的预定利率上限差距进一步收窄至25BP,再叠加浮动收益的弹性空间,产品相对竞争优势进一步提升。”慧择保险经纪保险产品总监叶鹏程表示,低利率环境下固收产品不可持续,保险行业向分红险转型是必然。
重点看现金价值分红实现率
分红险的浮动利益部分不保证,那消费者在投保时可以从哪些方面评估产品是否值得购买呢?资深保险经纪人吕先生建议,消费者在投保时注意产品的现金价值和预期总利益,同时还要参考过往产品的分红实现率。“虽然过去的分红不代表未来,但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建议参考过去5~10年的分红实现率,更加体现保险公司的投资能力和稳定性。”
“现在很多分红险产品提供了就医绿通、专家预约、养老社区等附加服务和功能。”吕先生认为,很多保险公司的服务都同质化,这些附加服务和功能要看个人需求,对于选购分红险来说重要程度较低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