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计划在3年内全面实现5G规模化应用。8月21日,市经信、教育、科技等11个市级部门联合印发《重庆市5G规模化应用“扬帆”行动升级方案》(下称《方案》),提出计划到2027年底,在全市形成“能力普适、应用普及、赋能普惠”5G发展格局,巩固我市在西部地区5G规模化应用的领先地位。
按照《方案》,我市将充分发挥5G牵引作用,强化5G-A创新赋能,深化5G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融合,提升5G-A技术产品新能力,推动5G-A赋能新场景,增强5G规模应用的产业全链条支撑力、网络全场景服务力和生态多层次协同力,带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其中,计划到2027年底,我市5G个人用户普及率超80%,5G网络接入流量占比超70%,每万人拥有5G基站数达39个;深化5G与数字技术融合,推动5G赋能智能制造、智慧交通、智慧医疗等领域;面向工业、医疗、文旅等重点行业领域推广一批5G应用“领航者”,带动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推动5G-A在工业园区、产业园区率先应用落地。

市经济信息委网站截图
“通过对5G网络应用升级,我市将推动5G技术对多个领域进行深度赋能。”市经济信息委负责人表示,按照《方案》我市将围绕“5G带动新型消费扩大升级、5G赋能生产经营提质升级、5G助力公共服务普惠升级”这3个方面,推出5G+工业互联网、5G+智慧交通、5G+政务服务、5G+数字教育、5G+社会治理、5G+智慧文旅等一揽子应用场景。
我市还将持续推动5G产业升级,包括“聚焦5G核心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强化5G融合应用技术研发创新、加速5G融合应用产品落地、打造5G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形成5G技术全链条发展支撑。同时通过“夯实全域优质5G网络覆盖、加强5G行业虚拟专网供给、打造5G规模应用地方样板、打造5G应用产业生态、孵化5G应用推广载体”等举措,实现5G网络升级和生态升级,以此提升全场景服务能力,强化多层次协同创新。
为保障上述目标落地落细,《方案》提出将强化统筹联动,形成“政府引导、企业参与、行业协同”推动5G规模化应用的合力,发挥高校、科研机构及企业研发优势,推动5G技术创新应用落地,并鼓励地方政府部门、大型企事业单位、投资基金等围绕5G创新产品建立多元化、多渠道资金保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