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 (记者文俊、陈熹)在鄂高校、科研院所面向国家和湖北省的重大战略需求,在“十四五”期间建设一批重大科技创新平台、产出一批重大科技成果、推动一批重大成果在鄂转化,取得显著经济成效。
华中科技大学副校长张勇慧介绍,该校已建成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国家脉冲强磁场科学中心、国家精密重力测量科学中心、国家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创新中心等“四颗明珠”。实现6个全国重点实验室实体化运行,打造更高水平的跨学科跨领域集团军。“十四五”以来,聚集培育100多位国家级科研人才计划入选者。71.36特斯拉平顶脉冲磁场刷新世界纪录,国内首台G6高分辨率新型显示喷印装备填补行业空白,7项成果助力北京冬奥会等。全球首款临床全数字PET实现产业化,全球首创心肌旋切技术、全球首个新型细胞化瓣膜投入临床应用。
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副院长关武祥介绍,该院推动中国科学院相关研究所在鄂牵头建设深部岩土工程扰动模拟和国家作物表型组学研究(神农)两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武汉岩土所深地储能技术实现多项新突破,主导实施我国首个深地盐穴储氦中试实验。精密测量院研发的人体肺部气体多核磁共振成像装备获批国家三类创新医疗器械,成功“点亮”肺部盲区。水生所培育的斑马鱼“乘坐”神舟十八号入驻中国空间站,实现我国在太空培养脊椎动物的突破。武汉植物园与肯尼亚科研团队合作编纂《肯尼亚植物志》,是首部由中国科研人员参与编纂的境外国家植物志。推动60余家研究所的科研团队服务湖北创新,促成院企合作项目214项,累计为企业新增销售收入430亿元。
湖北九峰山实验室生态系统部部长吴琼介绍,作为首批成立的湖北省级实验室之一,九峰山实验室已在化合物半导体材料、器件及产业化应用等关键环节取得系列重要突破。成功突破全球领先的8英寸硅光薄膜铌酸锂光电集成技术,单片集成光电收发,带宽提升5倍,为全球集成度最高的光电芯片,支撑AI算力与数据中心升级。实验室也诞生了全球领先的硅基异质集成芯片出光技术。新一代自主IP碳化硅沟槽MOSFET技术性能指标国内领先。运营两年多来,实验室已吸引30多家化合物半导体相关企业在周围聚集,总估值超过百亿元,全球产业合作伙伴已达570家。
【责任编辑: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