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不言,这是我的第190篇原创文章。
在锂电池测试分析中,dQ/dV 和 dV/dQ 是评估电池性能的两个关键参数。它们名称相似却各有乾坤 —— 一个揭示电压变化中的容量响应,一个捕捉容量变化时的电压灵敏度。今天我们就用最直白的语言,结合一线工程师的实际应用场景,把这两个参数的本质差异和应用要点说清楚。
1. dQ/dV(微分容量)
含义:
表示单位电压变化(dV)对应的容量变化(dQ),即。其物理意义是电池在单位电压区间内可释放或吸收的容量,用于识别电极材料的相变反应。
曲线特征:
横坐标通常为电压(V)、容量(Q)或SOC。峰值对应电极材料的相变平台(如石墨的嵌锂平台),每个峰代表一个电化学反应。峰位置偏移反映极化程度,峰面积减小指示活性物质损失或活性锂损失。
应用场景:
分析电池老化机制(如锂损失、活性材料损失)。识别析锂、SEI增厚等副反应。优化充电策略(如阶梯充电中依据dQ/dV绝对值选择倍率)。

高温循环下不同循环次数和健康状态的dQ/dV曲线
2. dV/dQ(微分电压)
含义:
表示单位容量变化(dQ)对应的电压变化(dV),即。其物理意义是电池容量变化时电压的响应灵敏度,用于表征电压平台的斜率。
曲线特征:
横坐标通常为容量(Q)或SOC。峰值对应相变边界(如石墨从LiC到LiC的转变),平台区dV/dQ趋近于零。峰偏移反映电极材料相变过程的变化(如析锂导致峰位移)。
应用场景:
定量分析析锂剥离容量。检测电池一致性及自放电筛选(如通过dV/dQ峰值选择SOC区间)。

0. 05C 下充电电压/dU / dQ 随 SOC 变化的曲线
3. 核心区别

以上内容均为本人日常工作,交流,阅读文献所得,由于本人能力有限,文中阐述观点难免会有疏漏,欢迎业内同仁积极交流,共同进步!
参考资料:
SOC 对锂离子电池存储性能影响及 K 值筛选工艺,许汉良
磷酸铁锂储能电池的高温衰减老化机制研究,周风云
锂电工艺工程师成长书单:5本从入门到精通的实用指南
原文标题 : 一文读懂电池微分参数 dQ/dV 和 dV/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