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办餐饮店时间由过去的37天减少至现在的15天,企业信息变更材料由23份精简至6份……在22日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市场监管总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了“十四五”时期优化营商环境、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等方面的成就和下一步的政策部署。
我国企业净增1999.9万户
“十四五”以来,全国市场监管部门完善涉企收费监管制度,持续降低经营主体成本。加强知识产权和商业秘密保护,有效增强了经营主体的创新动力。
数据显示,“十四五”以来,我国企业净增1999.9万户,个体工商户净增3394.6万户。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的同时,市场循环不断畅通。“十四五”以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推动出台《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对规制招商引资“恶性竞争”、违规财政奖补和限制企业迁移等问题形成了刚性制度约束。
“我们持续开展制止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专项执法,发现和废除了阻碍要素流动的政策措施4218件,查处行政性垄断案件239件,及时纠治了地方保护、市场分割等突出问题。”市场监管总局局长罗文在发布会上介绍。
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
“十四五”以来,市场监管总局推动修订公司法、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广告法以及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消费者权益保护等领域一批行政法规。市场监管总局副局长柳军介绍,市场监管部门不断强化监管执法和综合治理,积极提升经营主体合规能力,坚决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全国市场秩序得到了有效规范。
消费者权益保护更加有效。整个“十四五”期间,全国市场监管部门共处理投诉举报8902.8万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217.1亿元;全国消协组织共受理消费者投诉574.9万件,挽回经济损失57.8亿元。
市场秩序监管执法加法有力。五年来,市场监管总局连续组织侵权假冒伪劣商品全国统一销毁行动,涵盖了30大类200多个品种,货值达到27.9亿元;聚焦医药、培训、理财等民生关切,大力查处违法违规广告,持续净化广告市场环境;严肃查办检验检测机构违法案件,依法撤销、注销1242家机构的资质。
柳军表示,“十五五”时期,将多措并举、综合施治,努力以良好的市场秩序激发市场活力、净化市场环境、保障民生福祉,更好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不断健全平台经济常态化监管制度
我国平台经济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过去五年中,数字技术与各行业加速融合,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虽带来了新的增长点,但流量优先、算法滥用、竞争失序等潜在风险也影响了平台经济健康发展。”市场监管总局副局长、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主任邓志勇表示。
“十四五”以来,市场监管总局会同相关部门持续开展网络市场监管专项行动,共督促平台删除违法商品信息454.1万条,责令停止平台服务网店5.8万个次,查处涉网类案件10.5万件。
邓志勇表示,市场监管总局突出强化直播电商乱象治理,加大违规行为监测处置力度,查办“三只羊”“东北雨姐”等直播电商领域重大案件。督促网络交易平台全面取消“仅退款”、解除“自动跟价”“强制运费险”等不合理限制、提升收费合理性和透明度,要求外卖平台规范促销行为、理性参与竞争、共建良好生态。
据介绍,下一步市场监管总局将继续坚持监管规范和促进发展并重的原则,不断健全平台经济常态化监管制度,持续提升预防式、穿透式监管能力和水平,促进平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十四五”以来批准的创新药达到204个
“十四五”以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创新药达到204个、创新医疗器械265个,今年1到7月份,批准创新药50个、创新医疗器械49个。目前,我国医药产业规模位居全球第二位,创新药在研数目达到全球的30%左右。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杨胜介绍,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全链条支持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持续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设立突破性治疗药物、附条件批准、优先审评审批、特别审批4个加快通道,对重点品种实行“提前介入、一企一策、全程指导、研审联动”。
杨胜表示,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大力促进中药传承创新发展,着力构建中医药理论、人用经验、临床试验相结合的中药审评证据体系,中药新药批准的数量快速增长,“十四五”以来批准中药创新药27个。
在支持医药产业开放合作方面,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支持企业在全球同步开展药物临床试验,缩短药品全球上市周期。支持外商投资企业将原研药品、生物制品和高端医疗装备等引进境内生产。拓展药品医疗器械出口销售证明出证范围,为我国药品“走出去”提供有力支撑。
杨胜透露,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服务国家区域重大战略,优化监管技术支撑机构设置,着力发挥审评检查分中心的作用,正在加快推进京津冀、华中、西南三个分中心的组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