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以来,地方债发行保持高位运行。截至8月22日,企业预警通数据显示,全月发行总额达8950.39亿元,延续三季度融资发力态势。其中专项债发行6294.59亿元,占比70.33%,江苏省特殊新增专项债发行表现突出,年内累计规模达1189亿元,成为全国首个特殊新增专项债突破千亿的省份,占全国该品种发行总量的12.36%。
目前全国特殊再融资债发行已临近尾声,特殊专项债接棒成为地方新增融资主力。从年内已披露的已发待发特殊再融资债规模来看,截至8月20日合计已达19366.57亿元,占计划规模(2万亿)的比重约为96.8%,仅湖南(200亿元)、河南(175亿元)、贵州(84亿元)与湖北(174亿元)仍存在待发额度。
特殊新增专项债方面,据华安固收团队统计,年内累计已发待发规模9622.83亿元,已超过去年全年水平(8777.76亿元),发行较大的为经济相对发达的大省,其中江苏省特殊新增专项债发行表现突出,年内累计规模达1189亿元,成为全国首个特殊新增专项债突破千亿的省份,云南(730亿元)、四川(583亿元)、湖南(542亿元)等省份紧随其后。
从二级市场角度来看,随着一级市场供给加速,地方债利息收入恢复征收增值税后带来的"新老划断"也让地方债利差出现走阔趋势,不过从期限上看存在分化。
“部分短期地方债(如1年期)因剩余期限短、税负影响小,新老券利差仅1-3BP,甚至出现倒挂,而30年期的地方债新券利差可达6-10BP,长期品种对税收差异或更敏感”,有机构人士表示,这与超长债本身流动性溢价较高、机构配置需求刚性有关,从8月8日后银行间市场老券换手率来看已较新券更为活跃,部分银行、保险等自营机构更倾向于增持地方债老券以锁定免税收益,同时获取套利空间。
不过随着近期债市迎来又一轮急跌,地方债发行利率均值也继续上行,整体幅度仍高于同期国债表现。国金固收分析师李豫泽在研报中表示,从利差角度看,近一周10年及以上地方债发行利率与同期限国债利差较前一周明显走阔,10年和30年地方债发行利差均已上升至18bp以上,仅7-10年地方政府债指数跌幅小于同期限国债与超长信用债。
在业内人士看来,随着债市调整下地方债新券发行利率维持高位,短期内配置盘对老券的抢筹可能进一步压低其收益率,加剧期限利差走阔,不过在新券存量增加和流动性改善下,地方债利差或存逐步收窄趋势,“长期来看新老券种维持5-8BP的税收补偿或较为合理,当前地方债相较国债的利差而言性价比并不算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