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曹恩惠、实习生朱泓慧上海报道
在外部环境和产业周期调整的影响下,全球化工行业尚未迎来复苏。本月中旬,德国上市企业、特殊化学品龙头朗盛发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第二季度的销售及利润低于上年同期水平。
财报数据显示,报告期内,朗盛销售额为14.7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23亿元),同比下降12.6%;二季度常规业务范围内息税折旧及摊销前利润(EBITDA)为1.5亿欧元,较去年同期的1.81亿欧元下降17.1%。
具体来看,在第二季度,朗盛消费者保护业务板块销售额为4.89亿欧元,较去年同期下降12.8%;特殊添加剂业务板块销售额为5.28亿欧元,同比下降7.0%;高品质中间体业务板块销售额降至4.46亿欧元,去年同期为4.78亿欧元。
疲软的全球市场环境对朗盛2025年第二季度业绩造成影响。对此,朗盛首席执行官常牧天(Matthias Zachert)表示:“近几个月来,经济环境再度显著恶化。此外,与美国持续进行的关税谈判引发了极大的市场不确定性,加剧了欧洲化工行业的困境。对我们而言,这意味着要继续全力专注于在市场中占据最佳定位,并在成本、结构和流程方面精益求精。当经济复苏时,我们将做好准备,能够更高效地满足额外需求。”
尽管当前产业处于低迷周期,朗盛却将中国市场视作未来业绩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中国市场非常重要,并且我相信中国在接下来的几年内经济发展一定会有很多的机会。虽然我们也知道,在中国有一些化学品产能存在供需不平衡的问题,再加上建筑行业现在还不是非常景气。但是我相信,未来中国市场必然会有机会。”朗盛集团首席财务官施坦文(Oliver Stratmann)近期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等媒体采访时表示,“我们需要了解一个背景,因为中国的化工需求,占到全球需求的40%,正是基于这样一个背景,我才会有这样一个大胆的预测。”
目前,朗盛正在调整全球生产网络——缩减欧洲部分产能。
在今年上半年,朗盛已将位于德国克雷菲尔德–乌丁根基地的己烷氧化设施关闭时间提前至2025年第二季度末。此外,朗盛还计划精简其全球芳香化学品工厂网络,并于2026年关闭位于英国威德尼斯的生产基地;在美国埃尔多拉多基地,朗盛计划提高溴素生产效率。
整体来看,上述措施预计将从2027年底开始,每年带来5000万欧元的永久性成本节约。
施坦文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虽然中国也存在供需不平衡的问题,“但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中国市场发展非常快,正因如此,我们希望能够在中国市场拓展我们的产品,满足不断发展的市场需求。”
“通常来说我们在某个地方是否需要关闭一些工厂,首先要看这个地方本身的市场需求是怎样的,如果本身市场的需求也是停滞不前,或者是下降的,又或者是能耗比较多,我们才会去评估可能要把这个工厂关掉。如果我们觉得这个市场像中国一样,未来有非常大的发展机会,如果你仅仅因为当下的产能过剩就把它关闭,我们觉得不太明智。”施坦文补充道。
值得一提的是,朗盛大中华区总裁罗高名(Michael Rockel)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市场不断发展,并为我们带来持续的动力。如光伏能源、芯片等行业,我们的离子交换树脂也可以进行相关应用。此外,像自动化、可持续相关的产品及解决方案,也是我们关注的重点,也会有亮点的地方,让我们从中受益。”
罗高名还强调:“我们知道中国政府采取了很多措施,保证上述发展都是良性、健康的,不会有过度的‘内卷’、恶性竞争,会以创新驱动长久发展。”
“今年我们不会期待整个行业环境更好,但中国等部分区域市场仍然有强劲的增长。”施坦文表示,在这种趋势下,朗盛将持续加码在中国的本土化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