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产业的“反内卷”如火如荼,央国企集采招标价格的变动也被视为体现“反内卷”进程的“风向标”之一。
8月22日,华电集团2025年至2026年光伏组件集中采购开标,该项目总规模达20GW,分为两个标段,标段一规模为18GW,标段二规模为2GW,合计采购N型双面双玻光伏组件20GW。
第一财经记者注意到,华电集团此次大型集采的两大标段的投标均价提升至0.71元/W以上,高于此前的行业自律提出的0.692元/W的底价,仅少数企业的报价低于0.7元/W。
具体来看,标段一采购组件要求为N型TOPCon单晶硅双面双玻组件,组件和电池片尺寸不限定,组件转换效率>22.5%的N型TopCon,超四十家企业参与投标,投标报价区间为0.6464元/W至0.7518元/W,均价为0.7103元/W,仅五家投标价格低于0.7元/W。
标段二采购组件要求为N型TOPCon、HJT、BC等类型的高效单晶硅双面双玻组件,组件和电池片尺寸不限定,组件转换效率>23.8%,共有26家企业投标,投标报价区间为0.7076元/W至0.8431元/W,均价0.7461元/W,超六成企业的投标价格高于0.73元/W。
值得注意的是,今日晚间,中国光伏行业协会CPIA官微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行业自律,共同维护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光伏市场秩序的倡议》(下称《倡议》)。该倡议强调,电站企业优化招投标规则,降低价格权重,提高技术评标权重。
倡议提出,企业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法规,坚决抵制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开展恶性竞争。电站企业优化招投标规则,降低价格权重,提高技术评标权重。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还倡议,企业根据市场供需实际情况合理排产,加强产销衔接,坚决抵制违反市场经济规律和法律法规盲目扩产增产、加剧恶化市场生态环境的行为。
8月1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社会工作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国资委、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能源局联合召开光伏产业座谈会,并提出:“遏制低价无序竞争。健全价格监测和产品定价机制,打击低于成本价销售、虚假营销等违法违规行为。”
近日,在光伏行业2025年上半年发展回顾与下半年形势展望研讨会期间,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理事长、阳光电源(300274.SZ)董事长曹仁贤建议行业强化行业自律,企业严格执行行业规则和秩序,坚决杜绝低于成本价的报价,协会积极响应中央连续部署的行业综合治理工作,全力配合主管部门完善标准体系,强化治理监督,坚决遏制恶性竞争的乱象。
2024年三季度以来,国家相关部门出台的相关文件分别在低效产能退出、防止内卷竞争、推进光伏基地建设、建立有效招投标机制、建议中标价格不低于成本价等方面促进光伏供给端有序出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