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8-22 21:40:40 股吧网页版
苹果MR首战未捷,vivo仍“硬刚”意欲何为?
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谢斯临

  vivo发布vivo Vision 探索版,这是国内主流手机厂商首次推出对标苹果Vision Pro的混合现实(MR)头显设备。

  8月21日下午,vivo正式发布首款MR头显——vivo Vision 探索版。该产品采用与苹果Vision Pro类似的技术路线,以VR为基础形态,通过摄像头捕捉外界画面并实时渲染虚拟内容,营造虚实融合的沉浸体验。

  从外观设计和交互体验来看,vivo Vision与苹果Vision Pro非常接近,同样的滑雪镜式外形,同样的外置电池设计,同样的双指捏合手势交互,这几乎是苹果Vision Pro的国内翻版。

  两者为数不多的区别在于重量。2024年,苹果Vision Pro上市以来,其超过600g的重量饱受用户诟病。比如,用户反馈称,该产品长时间佩戴有明显的压迫感和疲劳感。为优化体验,vivo将vivo Vision 探索版重量压缩至398g,以此提升用户佩戴时的舒适度。

  vivo强调,vivo Vision 今年不会进入公开市场销售,目前只开放线下体验,以此听取用户真实的体验感受与反馈建议,从而优化产品和生态。

  “vivo之所以不急于推动vivo Vision上市,是因为产品还不够成熟。如果一开始体验不好,就会给整个市场和用户留下负面影响,那我们宁可慢一点。”vivo执行副总裁、vivo中央研究院院长胡柏山在一场行业对话表示,产品升级需要遵循硬件和应用生态的迭代规律。vivo将用2到3年时间打磨出真正成熟的消费级MR产品。

  不成熟的技术

  受限于成本、重量、内容等多方限制,MR头显还远未达到爆发的临界点。这一点,在苹果Vision Pro的市场反馈中,得到了清晰的体现。

  2024年,苹果Vision Pro上市后,曾一度以其细腻清晰的画面表现、极低的时延,以及科幻电影般的交互方式震惊世界,并引发用户抢购。一时间,该产品在二手市场上的价格最高飙升至9万元。

  但好景不长,新鲜感消逝后,苹果Vision Pro随即陷入“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处境。一方面,高达29999元的起售价足以令绝大多数消费者望而却步;另一方面,内容匮乏也令用户缺少购买它的理由。

  以苹果为例,根据应用程序数据分析公司AppFigures的统计,截至2025年1月底,苹果visionOS生态中仅有不到1900个活跃应用。相比之下,苹果App Store在2008年上线一年后,应用数量便突破5万款。

  多重挤压之下,苹果Vision Pro销量遇冷。2024年7月,市场调研机构IDC发布数据显示,自苹果Vision Pro在美国市场推出以来,其首季销量不足10万台。另据相关媒体报道,截至2024年末,苹果Vision Pro销量不足50万台,未达苹果预期。

  惨淡的销量,也让苹果缩减了对这一产品投入。2024年10月,就有消息爆出,苹果已大幅削减Vision Pro头显的产量,并可能在2024年年底前完全停止这一版本设备的生产。

  市场的冷淡,反映出MR技术还不够成熟的现实。Wellsenn XR创始人兼首席分析师何万城向时代周报记者分析表示,短期内,Vision Pro这类MR头显设备存在成本高、笨重、内容生态匮乏的问题。另外,技术也有进步的空间。比如,算力、续航、功耗、轻量化等均有迫切改进升级的需求。

  “成本、重量、内容都是卡点,木桶短板还有不少。目前来看,Vision Pro很难快速地被消费者接受,至少要等到它再继续迭代一两次后,才有可能。”何万城说。

  押注下一代终端

  技术明显还不够成熟,vivo为何还有“硬刚”布局?

  在何万城看来,MR极有可能成为下一代通用信息终端,从而成为3D元宇宙的硬件载体和入口。苹果Vision Pro属于开创性产品,本意是面向行业开发者,而非普通大众。市场过高的预期令Vision Pro发布后遇冷,价格、销量以及内容生态等方面均不及大众预期。但从长远发展来看,MR仍有不错的发展前景。

  “目前,vivo是国内大厂中少数还在押注MR的公司。只有确保国内还在持续投入,人才不断档,技术有跟随,MR供应链才能保持信心。”何万城说。

  市场普遍认为,智能手机业务已触及增长天花板。为此,头部手机厂商均在奋力拓展AI终端产品矩阵,力图抢占下一代人机交互入口的定义权,以赢得AI生态竞争的主导权。

  相比vivo对于苹果MR路线的直接跟随,其他厂商的动作显得更为谨慎。如小米,就将精力放在了产品形态更为成熟的AI眼镜。今年6月,小米发布首款AI眼镜产品。该产品轻触镜框即可拍摄第一视角视频、语音唤醒“小爱同学”完成翻译或扫码支付,重量仅40g,售价1999元起。

  更激进的举动自然也意味着更大的风险,如果MR未能如预期般成为下一代智能终端的入口,vivo对此探索也就成为一场徒劳。胡柏山也在近期回应了这一问题。他表示,在MR推广方面,硬件不会成为障碍。

  “相比15年前,中国在芯片、系统、应用,以及整机端到端等方面的能力均有巨大提升。vivo vision很多关键部件其实在过往的手机工业体系中就已完成,不需要再增加新供应链。”胡柏山说。

  与此同时,MR技术应用也不会停留在头显这一单一市场。在胡柏山看来,目前来看,MR可以解决短期用户的需求。比如,大屏以及沉浸式的需求;长期来看,MR还有望成为机器人的眼睛和大脑,从而满足家庭机器人的场景需求。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