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来自智元机器人首届合作伙伴大会的出货量数据引发公众关注:上海智元公司今年将有数千台人形机器人出货量,明年预计出货数万台,后年出货量目标是数十万台。不少网民为此惊呼:人形机器人产业即将进入爆发期。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就此采访了智元公司相关负责人,对方表示,一些媒体报道的数据存在偏差,公司明年预计出货量是上万台,未来三年的公司目标是实现十万台级通用机器人规模部署。目前,公司已瞄准讲解接待、文娱商演、工业智造、物流分拣、安防巡检、商用清洁、数采训练、科研教育等8类场景,推出了定制化解决方案,有望实现多行业规模化应用。
人形和轮式机器人各有优势
人形机器人进入家庭,从事家政服务、老人护理等工作,是很多人的梦想,但目前具身智能技术和产业的发展水平离这一梦想还比较遥远。从智元瞄准的8类场景来看,这家企业以三年为周期,正在稳步推进通用机器人的商用落地。
智元机器人联合创始人兼 CTO 彭志辉(网名“稚晖君”)解释,公司三年目标覆盖的产品是通用机器人,而不是人形机器人,因为在当前技术条件下,人形在不少场景中并不是一种最佳形态。“在需要机器人长时间移动和精细操作的场景中,比如物流分拣、安防巡检,全尺寸的双足人形机器人在能耗、效率和稳定性方面,不如轮式底盘机器人。为此,我们开发了精灵G1机器人。它装有轮式底盘,在工厂里移动便捷。双臂配备六维力控系统,可稳稳握持3公斤物体并持续作业。它的作业高度为2米,能轻松够到高位货架,满足各种仓储环境的需求。”

彭志辉向观众介绍精灵G1机器人。
据介绍,智元已推出远征A2系列、灵犀X2系列、精灵G1、四足机器人D1系列、商清绝尘C5等机器人产品,其中远征A2系列以全尺寸人形机器人为主,灵犀X2系列是小尺寸人形机器人。它们分工不同,分别聚焦1—3类场景,发挥出“集团作战”优势。
在讲解接待场景中,远征A2系列凭借10余种微表情和100多个拟人动作的组合,以及360度自主行走和避障能力,导览效果堪比专业讲解员。远征A2旗舰版搭载高精度人脸识别系统,可完成自动唤醒、尊称问候、主动递水等连贯服务。依托大模型和百万级企业知识库,它能与观众和访客进行多语言深度对话。
在文娱商演领域,远征A2掌握了太极、京剧、击鼓等数十种表演技能,结合支持百台同步走位的群控系统,让演出兼具科技感与艺术感。本月举行的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开幕式上,远征A2团队赋能的人形机器人化身“秦俑”,凭借卓越的协同能力和艺术表现力,为观众献上了大型人机共舞《秦俑魂》,并在运动会比赛中夺得群体舞蹈项目金牌。

《秦俑魂》亮相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开幕式。
既能当工人,也能当孩子玩伴
工业智造也是人形机器人未来大规模商用的重要场景。用轮式底盘代替双腿的智元A2-W机器人已进入富临精工公司绵阳工厂,用于物料箱搬运。今年7月进行的绵阳工厂网络直播中,一台A2-W在三小时里搬运了800余个物料箱,取得零失误的佳绩。
弯腰、伸手、夹紧,转身、松手,机器人一番颇为流畅的操作,将一个原本叠放在物料堆里的15公斤重物料箱稳稳地搬到物料架上,整个过程约用时14秒。富临精工工程中心主任邓扬介绍,这个场景的一大操作难点是工厂里物料堆放位置是不固定的,导致无法用机械臂完成操作,而智元机器人具有自主识别和自主规划路径的能力,所以能胜任这项工作。
“我们今年年初与智元合作,把物料箱搬运场景作为通用机器人在工业落地的首个突破点。接下来,我们还会把这个场景做得更深、更细。”邓扬告诉记者,目前,A2-W机器人搬运节拍是工人节拍的60%—70%。不过,这种半人形智能机器人的进步速度很快,而且它能在及时换电池的情况下24小时作业,具有大幅超越人类员工的潜力。

A2-W机器人在富临精工绵阳工厂搬运物料箱。
在他看来,ROI(投资回报率)是考量人形和半人形机器人能否用于工业的重要指标。“我们的目标,是在三年内把投资成本收回来。这取决于我们今后节拍优化的速度、整个场景打磨的深度,以及能否通过供应链升级把机器人的成本进一步降低。我们和智元讨论后认为,未来2—3年,把ROI控制在3以内是可以做到的。”
智元通用事业部总裁王闯补充说:“考虑到人力成本的地区差异,在绵阳收回投资成本可能是三年,在上海两年就能收回成本,A2-W出海后,可能一年就收回成本。”
机器人不仅能为人类高效地劳作,还能提供情绪价值。王闯透露,智元在与硅基方舟等企业交流合作,打算把人形机器人用于新建的主题乐园等场所。“很多孩子喜欢机器人,如果让人形机器人在主题乐园里跑跑跳跳,与孩子们互动,估计会显著增加人流量,提升主题乐园的品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