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明确要求依法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工信部宣布出台钢铁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方案。
8月1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社会工作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国资委、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能源局联合召开光伏产业座谈会,进一步规范光伏产业竞争秩序。
此次会议要求,光伏产业各方要深刻认识规范竞争秩序对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共同推动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一是加强产业调控。强化光伏产业项目投资管理,以市场化法治化方式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二是遏制低价无序竞争。健全价格监测和产品定价机制,打击低于成本价销售、虚假营销等违法违规行为。三是规范产品质量。打击降低质量管控、虚标产品功率、侵犯知识产权等行为。四是支持行业自律。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倡导公平竞争、有序发展,强化技术创新引领,严守质量安全底线,切实维护行业良好发展环境。
一段时间以来的政策效果、行业转型影响几何,为此,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专访中信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咨询委员,中国财政学会原副会长兼秘书长,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创始院长贾康。
问题1:近期数据显示,7月PPI环比降幅收窄,煤炭、钢铁等传统行业价格压力缓解,但光伏、新能源汽车等新兴行业仍面临“供给扩张型内卷”。您认为本轮反内卷政策在传统行业与新兴行业中的实施效果为何呈现分化?政策工具箱应如何差异化调整以解决新兴行业的结构性矛盾?
内卷式竞争,指消耗式、烧钱型、不良的乃至恶性化的竞争。
当前,传统行业内卷竞争烈度降低,价格战压力缓解,这与其经历了多轮洗牌、发展相对成熟,以及行业内潜在凝聚发展共识有一定关系——大家都知道内卷不是根本出路,就会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练内功、挖潜力等方面。
新兴行业则更带有一种爆发性的行业特征,阶段性成功的企业普遍认为自己前景广阔,这时洗牌不够充分、行业共识较差,其行业竞争的激烈程度很可能超出想象。
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特点虽然不同,但是内在的底层逻辑,根本层面上是一致的:如果不能够有效地优胜劣汰,以这种不良竞争继续发展,对于总体的长远发展、共同发展,肯定是损害性的。
市场经济如果良性发展,应该趋向于优胜劣汰的兼并重组,在现代企业制度下,这并不意味着相对弱势的企业完全没有出路,兼并重组一方面体现了优胜劣汰,另一方面也体现着有限责任框架下有弱势方可选择的出路和行业总体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不论什么行业,根本利益之所在,是能够在保护产权前提下,以良性的、公平的竞争来实现优胜劣汰、合理的兼并重组,从而达到长久的、可持续意义上的高质量发展。产业政策、技术经济政策的理性差异化,应是在维护和贯彻高标准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大前提下,以“有效、有序市场+有为、有限政府”的机制设计合理化来定制式体现的。
问题2:您认为反内卷的本质是什么?地方如何避免技术集群陷入低水平重复竞争?
一般来说,内卷是指一个不良竞争的状态,甚至可以说是一种恶性竞争。直观地看,竞争对手们在拼消耗、拼烧钱,甚至是拼亏损,总是希望自己的对手首先“扛不住”而出局,于是自己得到意想中的持续发展、市场份额的扩大、投资回报达到满意水平。反内卷的本质,是引导企业有效地追求升级,而不是拼消耗、等对手出局。
内卷的成因,还有一些非经济因素,以及特殊背景下的信息不对称。比如,有些地方政府为彰显作为,会对辖区内产业集群和头部企业给予政策倾斜,这种倾斜若处理得当,能高效推动企业升级,但也可能导致技术集群陷入低水平重复建设和内卷竞争。
为此,地方政府需提升治理水平,首先要创造高标准法治化营商环境,让企业遵循市场规律公平竞争,让企业界形成耐心资本行为取向。我认为,监管部门在引导、约谈的同时,还要把“标本兼治”中“治本”的事情处理好,也就是如何更好地体现统一大市场建设里的“充分的公平竞争”,依法合规促进带有创新性质的兼并重组要把中央强调统一大市场建设,对接到整个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中,使所有的生产要素充分流动,既拥抱国内统一大市场,更要拥抱全球化。
问题3:从企业微观层面看,如何通过制度设计引导企业从“压榨式管理”转向“效率驱动”?
一些创业创新型企业的经验表明,激励一线员工持续发掘潜力,除奖金外,还需综合考虑股权期权、晋升制度等的优化;要纳入合理制度机制,通盘设计、权衡考虑力求合理是关键。掌握好机制与量度,引导企业避免压榨式管理,实现向效率驱动的转变。
问题4:您认为,中国反内卷政策在长期治理中,如何平衡政府引导与市场自律?
在资源配置中,市场应发挥决定性作用,但政府也需在特定领域更好发挥作用。政府发挥作用,一方面体现在领域选择上,如制定产业政策、技术经济政策;另一方面,机制选择更为重要,政府弥补市场失灵,以打造高标准法治化营商环境,鼓励创业创新为大前提,后面的措施,则要注意以经济手段为主与市场处理好兼容关系。
政府在产业政策和技术经济政策方面发挥作用,并非直接决定哪个企业的胜负,而是在公平竞争中“对事不对人”地施行政策倾斜。无论企业是谁,符合政策发展方向的就鼓励支持,不符合的就抑制,如同设置“红绿灯”,大家共同遵守规则。这需要政府在具体机制上合理化和细化,这也是改革开放以来不断探索的政府和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间关系这个改革核心问题的具体内容。
应承认,内卷与中国特色的地方竞争有关,政府要合理发挥作用,需有限、自律,有全面依法治国的高度自觉性。比如,对企业要用负面清单,法无禁止即可为;政府则用正面清单约束自身,法无授权不可为,且有权必有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