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8-23 17:01:40 股吧网页版
经济日报:“人工智能+”会取代“互联网+”吗?
来源:经济日报

  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正式确立“人工智能+”在培育新质生产力、促进高质量发展上的核心引擎定位及使命。

  业内普遍认为,这一政策部署不仅是对2024年、2025年连续两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人工智能+”行动的延续和深化,更是对新技术发展趋势的敏锐把握和国家发展战略的前瞻布局。

  比起“人工智能+”,此前的“互联网+”概念同样深入人心。早在2015年,国务院就印发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10年来,“互联网+”深度融入经济社会运行的方方面面,成就了今日中国发展的高度和宽度。

  从“互联网+”到“人工智能+”,绝非简单的技术迭代,而是一场从连接赋能到认知赋能的深刻变革。它不仅标志着我国数字经济发展进入了新阶段,更是对传统思维方式、生产方式和治理模式的全面革新。与“互联网+”相比,“人工智能+”的影响将更为深远,也将重塑整个经济社会运行的基本逻辑。

  这样的判断并非夸大其词。“互联网+”作为上一轮技术革命的核心范式,其本质是连接增强。它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了对信息流动与商业渠道的优化,在与传统行业深度融合的基础上,催生出新的发展生态。这从近10年来不断涌现的电子商务、共享经济等业态中可见一斑,但本质上看,它们只是对传统营销渠道和服务模式的重构。

  “人工智能+”则代表着一种全新的技术范式,其本质是计算增强。它将人工智能技术与产业发展的全场景、全流程进行深度融合,实现了生产效率和商业模式的系统性升级。这种变革目前已在诸多场景中得以运用,比如,无人码头的AI视觉系统,可以让集装箱装卸效率提升四成;医院AI影像诊断几秒即可完成肺结节筛查,准确率达到主任医师水平;“黑灯工厂”的AI质检系统全天候24小时在线,精度已远超人工。

  当然,这并不是说“人工智能+”会全面取代“互联网+”。现实中,它们之间是一种共存互补、协同演进而非替代的关系。具体来说,“互联网+”构建了万物互联的数字底座,“人工智能+”助力产业智能升级,两者是数字经济在不同阶段的接续与发展。也就是说,只有“互联网+”“人工智能+”协同发力,数字经济价值才能进一步提升。

  需要指出的是,与“互联网+”相关技术、应用模式已步入成熟阶段相比,“人工智能+”仍存在较大技术不确定风险,其技术创新的快速迭代、能力边界的持续扩展、应用场景的不断延展,决定了“人工智能+”必须更加注重对实现路径的选择。

  一方面,要大力推进人工智能规模化、商业化应用,充分发挥我国产业体系完备、市场规模大、应用场景丰富等优势,推动人工智能在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加快普及、深度融合,形成以创新带应用、以应用促创新的良性循环,让全体人民共享人工智能发展红利。另一方面,要着力优化人工智能创新生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夯实算力、算法、数据、开源、人才、安全等方面基础,加快形成动态敏捷、多元协同的人工智能治理格局,更好支撑技术落地和产业发展壮大。

  如同打开了一条新赛道,“人工智能+”的落地需进一步强化自主创新,特别是在关键核心技术上的突破。但技术突破从不会一蹴而就,产业融合也会面临各种困难,唯有坚持应用导向、创新驱动、生态协同,方能更好释放“人工智能+”活力,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强劲动能。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