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国家会计学院与香港中文大学携手推出的高级财会硕士项目(EMPAcc)今天在沪举行第24期毕业暨第26期开学典礼。这一中国内地首个聚焦高级财会人员的专业会计硕士项目,不仅是中外合作办学的先行者,更是高端财经人才培养的“试验田”和“桥头堡”。
培养具有顶级财务思维的企业领导者
自2002年创办以来,EMPAcc项目已走过23个春秋,累计培养了1900余名具有国际视野、战略思维和卓越领导力的高端财经人才。他们中既有大型国企的总会计师,也有民营企业的财务总监,更有跨界金融、创业投资的行业先锋,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党委书记张锋在典礼致辞中强调,EMPAcc项目始终坚守“培养具有顶级财务思维的企业领导者”的使命,致力于服务国家战略需求。
香港中文大学商学院院长周林表示:“EMPAcc项目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帮助学员在瞬息万变的商业环境中把握方向、提升能力。两校合作充分整合优质资源,为国家和社会培养财会精英,展现了高度的团结与默契。”
课程体系拓展财经教育前沿边界
从《会计数据分析与商业智能》到《区块链技术与加密货币》,从《环境、社会和治理 (ESG)及可持续发展会计》到《大数据与基本面量化投资》,EMPAcc项目的课程体系不断拓展着财经教育的前沿边界。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院长卢文彬表示:中国企业加快“走出去”,对高级财务人员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财经人才已不再是单纯的“记账人”,而要成为企业全球化进程中的“战略参与者”,既能把握国际规则,又能落地本地方案,更能守住合规底线。
首先,国际视野是出海的基础。未来的财务负责人必须熟悉国际财务准则(如IFRS)、理解全球资本市场逻辑(如港股IPO要求),并能将企业战略转化为财务语言。例如,当欧盟碳关税政策推行时,高端财务人员需要结合企业供应链数据,设计碳足迹追踪与披露方案,帮助企业在新规则下实现可持续经营。
其次,本土化能力是落地的关键。不同市场有不同的商业习惯与政策环境,财务人员必须懂得“如何因地制宜”。在拉美市场,可能要解决高通胀环境下的财务稳健问题;在东南亚市场,则需要设计契合当地税收制度与融资习惯的财务架构。
第三,合规意识是风险的防火墙。跨国经营风险往往来自法规差异,财务人员必须熟悉如欧盟GDPR、美国FCPA等合规要求。通过真实案例教学(如西门子贿赂案),以及在模拟项目中反复演练如何平衡税务优化与反避税规则,才能帮助企业真正实现“合规走出去”。
基于这样的培养理念,EMPAcc项目形成了独特的课程设计,坚持“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培养特色,鼓励学员“带问题走进课堂,携方法回归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