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8-23 21:45:10 股吧网页版
告别价格厮杀!反内卷引爆A股新风口,三大赛道龙头率先受益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近日,六部门联合召开光伏行业座谈会,再次强调要规范市场竞争秩序,防范“内卷式”恶性竞争。自2024年7月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相关要求以来,一套多层次、跨领域的反内卷治理体系正在加快构建。多家机构分析认为,伴随政策持续落地,行业竞争格局有望优化,部分板块将迎来中长期价值重估。

  华创证券研究所副所长张瑜指出,本轮政策围绕“盘活存量”与“做优增量”双主线推进,旨在推动传统产业升级与鼓励新质生产力创新发展,手段包括优化竞争秩序和打破地方保护等。证监会也明确支持传统行业兼并重组,释放出资本市场结构性优化的积极信号。

  政策效果已初步显现。钢铁、水泥、光伏设备、能源金属等反内卷主题板块近期表现强劲,多数跑赢大盘。虽然七月底煤炭、建筑装饰等板块出现回调,但多家机构强调,反内卷并非短期主题,背后是行业盈利改善与竞争生态优化的中长期逻辑。

  天风证券、中信建投等机构认为,随着政策逐步进入执行与成效验证期,“涨价潮”与企业盈利修复将成为下一阶段的核心驱动。中银证券、高盛进一步指出,价格企稳与行业整合将共同增厚企业利润,未来更多行业有望通过兼并重组实现“减量提质”。

  高盛研究显示,在政策推进背景下,部分行业到2027年盈利潜力或实现53%的增长。机构普遍认为,当前资本市场对反内卷板块的定价仍不充分,水泥、化工、光伏等行业值得持续关注。随着政策进一步落地和行业整合加速,一批具备竞争优势的龙头企业有望率先受益,实现盈利与估值双重修复。

  日前,工信部通过“工信微报”发布消息,透露多部门联合召开光伏行业座谈会,聚焦规范竞争秩序、推动高质量发展。会议明确提出四大方向:加强调控与投资管理、推动落后产能退出、遏制低价无序竞争、规范产品质量与行业自律。这不仅是一次行业会议,更是国家治理“内卷化”竞争在光伏领域的关键落子。

  事实上,这场规范行动早有征兆。七月以来,工信部已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强调通过标准提升和节能监察等方式优化产能结构。一系列动作表明,国家治理已从宏观定调全面转入实质执行阶段。

  光伏行业曾因资本涌入、政策利好迅速扩张,但也埋下产能过剩的隐忧。据中信建投数据,目前光伏设备行业仅有50%的企业实现盈利,经营压力显著。类似情况也出现在锂电池、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内卷”已成多个新兴行业共同挑战。

  为此,中央层面系统构建了反内卷治理体系。天风证券分析团队指出,该体系覆盖法律、产业、财政等多维度,正推动多个行业走向自律与整合。除光伏外,煤炭、钢铁通过行政手段严控产能;航空、银行、储能等则借助行业协会倡导自律,政策覆盖面正持续扩大。

  本轮治理中,规范地方政府行为成为关键。中信建投证券策略团队认为,部分地方招商中的“内卷化”补贴和政策竞争,是导致产能过剩的制度根源。近期政策屡次强调破除地方保护、禁止违规优惠,意在从源头上促进市场公平。

  华创证券研究所副所长张瑜指出,反内卷政策将分三阶段推进:先从规范行为入手,再推动兼并重组与标准提升,最后视效果考虑推出硬性目标。目前多数行业尚处第一阶段,而光伏已率先进入第二阶段——市场化整合。

  行业整合已现端倪。据高盛研究报告,头部多晶硅企业正计划联合设立行业收购基金,规模或达400亿至800亿元,拟以市场化方式收购剩余产能。该基金有望于2025年四季度成立,成为光伏行业化解过剩产能、提升集中度的重要尝试。

  “兼并重组与升级转型是摆脱内卷的根本路径,”中信建投分析师夏凡捷团队表示,“通过减少竞争者、抬高门槛,才能重构供需平衡,实现减量提质。”若光伏领域试点成功,类似模式或扩展至其他行业。

  这项收购计划仍处早期阶段,具体细节预计在未来几个月陆续公布。但其传递的信号十分清晰:政策与市场正双管齐下,推动中国企业告别“内卷”,走向高质量发展。

  近期,一系列反内卷政策持续发力,不仅为多个行业带来秩序重整与价值修复的契机,也为资本市场注入新的投资主线。行情数据显示,自2025年7月以来,A股市场“反内卷”题材表现突出,多类板块涨幅显著,资金关注度快速抬升。

  根据choice数据,7月1日至8月22日,沪深300指数上涨11.23%,而玻璃玻纤、半导体、能源金属、光伏设备等行业板块涨超20%,工程机械、橡胶、汽车零部件等同样跑赢大盘。中国银河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杨超团队表示,政策改善行业竞争、提振盈利预期,是资金涌入、板块估值修复的主要动因。

  市场行情并非单边上行。7月下旬起,煤炭、钢铁、水泥等板块成交热度有所回落。在中信建投证券分析师夏凡捷团队看来,当前反内卷行情正从“政策预期”的第一阶段,过渡到“落地执行与效果验证”的第二阶段。下一波主升浪需倚仗“涨价潮”的出现,预计中下游高端制造板块机会更为明确。

  尽管出现短期波动,反内卷仍被机构视为中长期重要投资主题。政策红利如何转化为企业盈利?综合多家机构观点,其主要路径有二:

  一是稳定工业品价格,增厚企业利润。山西证券宏观分析师郭瑞指出,政策有助于减缓PPI下行趋势,中期价格有望温和回升。高盛进一步提出,PPI每上升1个百分点,全市场盈利(非金融类)或将增长2个百分点,价格企稳直接利好企业盈利。

  二是通过行业整合与格局优化,打开盈利新空间。高盛预测,在利润率恢复正常的情景下,相关行业2027年整体盈利可能提升53%,乐观情形下甚至可达14%。政策主要通过三大机制发挥作用:改善定价环境、增强资本开支纪律、优化竞争格局。目前已有企业主动缩减资本支出、提高股东回报,部分行业正推进产能整合计划。

  那么,投资者应如何把握反内卷中的机会?高盛指出,尽管部分标的已有所表现,但水泥、光伏、化工等行业市值仍低于正常水平,政策带来的估值修复空间依然存在。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