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8-23 22:29:00 股吧网页版
“股债跷跷板”效应凸显 债市转机何在
来源:中国经营网 作者:郝亚娟 夏欣

  8月中旬以来,沪指站上3700点创近10年来新高、A股市值首破100万亿元。与股市一路走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债市短期承压。

  多家机构分析指出,当前债市调整源于多重因素叠加。短期货币政策维持不降息基调主导的市场情绪、税期来临引发的资金面扰动、权益市场回暖推升风险偏好,叠加纯债基金赎回压力,共同构成债市短期承压的环境。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在稳增长政策推动下,经济复苏力度持续增强,股票通常具备更强的表现力,而债券的投资价值相对较低。众多机构投资者正在逐步降低债券配置比例,转而加大对股市的布局。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当下同样是把握股市机会的重要时点。

  股债分化加剧

  8月20日收盘,上证指数上涨1.04%,报3766.21点,创10年来新高;而国债期货则全线下跌,30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下跌0.25%,10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下跌0.18%,5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下跌0.1%,2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持平。

  资金面上的变化同样印证了股债分化。银叶投资方面指出,今年以来公募基金纯债类产品的投资收益中位数不到1%,含可转债的混合一级债基收益中位数在2.2%,含股票的混合二级债基收益中位数为4.8%,纯权益类产品收益更加可观,机构资金愈加青睐更具收益弹性的含权类产品。这也可以从近期机构申赎数据上得到验证,混合型债基持续流入,纯债型基金资金持续流出,资金在向风险资产逐步切换。

  这波股债行情切换,投资者感受最深。“之前配置了不少债券类基金,但近期(收益)太差了,所以打算转向权益类基金。”投资者王女士向记者表示。

  谈到近期股市、债市的表现,南华期货权益与固收研究分析师高翔向记者分析称,流动性是最主要的原因,在货币政策保持积极姿态的情况下,A股持续上涨,而债市由于之前对于宽松政策反复计价,因此对于流动性层面的利多边际脱敏,在7月初A股持续走高之际保持着高位震荡的姿态。此外,7月以来反内卷带动大宗商品快速反弹,生育、学前教育等社会保障政策以及经营贷、消费贷贴息等需求端措施出台,进一步推升风险偏好,同期债市结束此前窄幅震荡的局面,开启了本轮下行。

  星展中国高级投资策略师邓志坚补充道,A股表现强劲,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即国内优质企业的盈利普遍重回升轨。以中证A500指数成分股为例,今年一季度平均每股盈利环比增长32%,二季度环比增长10%,全年预期按年升15%。预计未来3年每股盈利的复合年化增长率达14%,高于美股标普500指数的12%,环球主要机构投资者对中国优质企业早已在去年开始增加部署。

  总体来看,天风证券固收团队指出,近期“股债跷跷板”效应更为凸显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资金利率“低位低波”,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债市的做多力量,偏紧的资金面难以对债市行情形成支撑;二是国内经济运行稳中有进,货币政策聚焦多元目标,在流动性保持充裕的同时,政策端对于个别时点的资金面波动或存在一定的容忍度;三是增量政策提振市场风险偏好,债市情绪相对敏感,导致边际利空更容易被放大,推动债市下跌。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025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将“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改为“落实落细”,同时强调“防范资金空转”。业内人士分析称,上述报告强化了短期内不降息的预期,对债市影响偏空,进一步加剧债市短期调整压力。

  “本轮债市回落主要受风险偏好影响,加之前期价格已处高位,债市本身具备调整需求。而连续调整之后,债市配置价值也在逐渐凸显。一方面,保险产品预定利率和银行存款利率均处于下行阶段,此消彼长之下国债收益率回升意味着更高的性价比;另一方面,从中期来看,当前国内货币政策仍在宽松加码周期,而最新公布的经济数据指向未来基本面仍有稳增长压力,利率债的中期牛市不改。”高翔说。

  在债市持续调整之际,政策层面的积极信号为市场注入信心。为支持国债做市,提高国债二级市场流动性,健全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国债收益率曲线,财政部决定于8月19日开展国债做市支持操作。

  坚持均衡配置

  在股强债弱的行情下,如何调整配置成为投资者关心的问题。

  高翔建议均衡配置,随着债券利率的持续上行,可以适当增加配置。而权益资产方面,当前盘面指标指向市场有过热倾向,不论是基差的持续回落还是指数期权PCR维持高位,都表明当下不是进场追击的合适时点。对于仓位充足、已经充分享受到本轮中小盘推升收益的投资者,从配置的视角建议适当降低仓位;而对于本轮欠配又担心踏空下一波的资金来说,建议将增加的仓位放在权重这一类本轮涨幅有限的指数中,以获取更高的安全边际。

  银叶投资方面指出,债券类资产从中长期角度,仍然具有平衡和稳定组合收益的重要价值。2024年资本市场对于经济和通胀预期过度悲观,彼时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年初2.5%下行至年末1.6%。而今年以来,政策当局重视并决心引导经济走出通缩螺旋,7月以来多行业已陆续出台针对性政策解决低价竞争问题,下半年通胀数据有望企稳回升,而当前国债收益率还处于绝对低位,短期面临着大类资产价值重估的冲击。从组合平衡配置的角度,仍然会保持一定的债券占比,但权重上相比去年会增加权益资产的比重,降低债券类资产的占比。

  不过,在华源证券固收分析师廖志明看来,股市对债市的扰动是阶段性的,债市走势最终取决于经济基本面,会缓慢与股市行情脱钩。他认为,未来看多债市有多方面原因:一是央行持续宽松,资金利率有望保持低位,债券正收益明显;二是年内经济下行压力或加大;三是央行可能重启国债买入;四是银行负债成本有望持续下行,信贷需求偏弱;五是年内政府债券净发行高峰已过;六是理财规模有望进一步增长。

  对于机构投资者而言,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副总监瞿瑞指出,在现有的利率环境下,债市仍具备中长期配置价值,但需要降低收益预期,侧重票息收益和波动管理。主要源于债券收益率下行的长期趋势并未扭转,当前只处于调整阶段,基本面偏弱和宽松的货币政策基调仍对债市形成支撑。不过,在当前低利率环境下,期限利差较低,长短利率债交易较为拥挤,导致债市波动加大,中长期投资者可逢高配置。

  对于个人投资者来说,瞿瑞认为,近期,由于市场风险偏好持续抬升,债市多头情绪降温,国债收益率不断上行,导致理财、基金等机构赎回压力有所加大,或引发赎回负反馈。因此,债市仍面临进一步调整压力,且波动性有所放大。对于配置盘来说,如果10年国债收益率继续回升至1.8%上方,则具备配置价值;对于交易盘来说,当前债市波动加大,且处于调整阶段,仍需保持谨慎,等待更明确的信号。

  除了关注上涨空间外,站在资产配置角度,股债的平衡同样至关重要。邓志坚表示,全球成熟市场的专业投资者较为认可60/40的股债配置策略,60%投股票,40%投债券。每个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不尽相同,所以建议大家独立思考,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习惯作出独立判断。现在的市场情况之下,较为稳妥的债券投资策略是先以成熟市场的投资级别债券为主,然后再逐渐分散于亚洲的投资级别债券市场。

  邓志坚分析称,环球经济格局正在从自由贸易,转向贸易保护主义和自给自足,新的世界秩序正处于转折点,成熟市场的政治和经济都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而且,全球主要国家均已开启宽松货币政策,预期美联储于四季度重启减息周期,这均对债券有利,股债混合的策略绝对是当下较为稳妥的策略。今年前7个月,全球机构投资者投资债券的累积资金流入增长4.5%,全球股票则为1.7%。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