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监管正不断加强对券商“返佣”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
今年6月,知名头部券商因一位员工违规,监管向该违规者个人、其所属市级分公司、分管省级分公司分别出具“罚单”。而该涉违规事项中就存在“向客户返还业绩奖励”。“一事三罚”,体现了证监会对相关违规行为的重点打击、从严监管。
多位受访人士表示,券商“返佣”实际上是通过“价格战”,走低价竞争路线,获取客户资源。券商避免陷入违规“返佣”的泥淖,可从重塑盈利模式、重构考核体系、强化技术合规这三条路径出发,实现从返佣“价格战”向提升服务能力的“价值战”转型,在合规框架下实现可持续发展。而这背后,则需要行业、机构、监管多方的助力。
根据《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调查,目前,在行业“降费降佣”不断推进下,券商“返佣”的源头空间已大幅收窄。同时,不少券商正持续推进转型改革,依靠专业服务能力的构建,提升行业竞争力。此外,持续的从严监管也正在不断倒逼券商提升合规水平。
重塑盈利模式
“券商‘返佣’问题,本质是行业竞争失序与内控失效的集中暴露。”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表示,监管明令禁止券商“返佣”,但量化私募高频交易催生的巨额佣金与券商“唯佣金论”的考核机制形成利益输送闭环,导致“影子账户”“黄金行贿”等灰色操作滋生,成为行业潜规则。
在田利辉看来,券商破局须从三方面入手。一是重塑盈利模式,摆脱对佣金的路径依赖,通过“券结模式”创新,拓展托管、结算、衍生品等增值服务,构建综合金融服务生态;二是重构考核体系,弱化佣金指标权重,将客户留存率、服务满意度纳入考核,切断员工与“返佣”的利益链;三是强化技术合规,利用区块链存证佣金流向、AI监测异常交易行为,实现穿透式监管。例如,2025年《执业声誉管理办法》将商业贿赂纳入失信记录,倒逼券商自查自纠。
就重塑盈利模式而言,曾任上海某私募机构总经理的周扬(化名)告诉记者,近十年来,行业正在加速变化,尤其是近年来“降费降佣”的推进,进一步推动券商重塑盈利模式。“自2015年‘一人一户’限制放开后,券商充分竞争,佣金率不断下落。近年来,‘降费降佣’持续推进,机构让利于投资者。佣金从过去的‘千五’‘千三’到如今已经触及‘万一’,一些机构甚至更低。交易佣金正不断逼近成本线。行业环境不仅从根本上限制券商继续靠‘返佣’或者‘佣金价格战’进行普遍的市场竞争,同时,佣金利润的快速收缩也对券商提出了重塑盈利模式的转型要求。”
在券商营业部工作近20年的业内人士徐晓(化名)也表示,当交易佣金不断逼近成本线,经纪业务实际不再是券商盈利的支柱来源,而是在承担“引流”的功能。考验券商专业服务能力的业务才是其持续盈利的核心来源,例如代销能力、投研实力。而当盈利来源重心转变,又将反过来影响从业人员。
“过去券商经纪业务独大,从业人员‘看天吃饭’,尤其是营业部的基层员工,收入波动巨大。但是近十年来,券商收入结构已经有了明显变化,信用业务、资管业务、投行业务、自营业务等条线贡献的收入比例不断提高。券商整体抗风险能力在提升,从业人员职业生涯更长,也更爱惜自己的‘羽毛’,‘返佣’行为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遏制。”徐晓说。
转型进行时
根据采访反馈,数位私募人士表示,从未接触过券商“返佣”。“目前,券商的服务已经较为标准化,佣金、代销等服务差异化不大,几乎没有所谓的‘返佣’谈判空间。”广东某私募机构董事长表示。
此外,多位头部券商营业部工作人员表示,大型券商早已开始向投顾转型,证券经纪人正在逐步减少,并且近年来监管持续收紧、不断压实机构责任,券商营业部的合规要求不断提升,这些举措都在源头上制约了“返佣”行为。
“‘降费降佣’叠加互联网券商的转型,开户的‘流量入口’已经向线上转移,证券经纪人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同时,一些券商营业部也在推动证券经纪人转型证券投资顾问,券商发展模式正在转变。”徐晓认为,当投资顾问进一步向“买方投顾”转型,考核体系将进一步重构,“买方投顾”是以持续服务客户资产的规模进行考核,“返佣”甚至“业绩奖励返还”等违规也将减少。
从券商实践来看,广发证券相关人士就其分支机构的转型情况表示,广发证券分支机构正在推进数字化转型。例如通过集约化运营降低成本,弱化过去分支机构长尾客户难覆盖的问题。在投研方面,构建买方投顾的投研体系。在合规方面,还推动建设了数字化风控管理体系,以实现风险管理的可追溯。国金证券相关人士也提到,近年来,国金证券不断推动科技赋能,推进业务办理系统化实现,提升效能,并严格保障合规性,不仅严格落实双人复核,还通过技术监控手段的充分利用,加强抽查力度和日常宣导确保业务开展合规准确。
除了券商的主动转型外,康德智库专家、北京市中闻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张勃律师进一步表示,券商“返佣”不仅可能构成对交易相对方的利益输送,属于违规与不正当竞争行为,若情节严重,还可能构成《刑法》中的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规范券商“返佣”,除了券商破局外,监管部门也可利用技术手段加强对隐蔽行为的监管,并在制度层面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规则,提高违法违规成本。
在田利辉看来,若监管进一步收紧、违规成本提升,证券行业将加速分化。合规能力强的头部券商依托技术与服务壁垒巩固优势,中小券商或通过差异化定位寻求生存空间。而依赖“返佣”的机构终将因监管趋严与成本上升被淘汰。券商需要实现“服务创造价值”,在合规框架下形成可持续发展。行业也将从“价格内卷”走向“价值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