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8-24 06:20:10 股吧网页版
坚持保护与利用并重 山西吕梁以文旅融合赋能传统村落
来源:人民日报

  临县碛口古镇,明清古建错落有致,村民杨艳梅唱着民歌,带着游客漫步山腰村道;方山县张家塔村,特色民居依山而建,地下甬道纵横交错,院院贯通……走进山西省吕梁市,100多个传统村落串珠成链,散落在吕梁山绵延起伏的“褶皱”里。

  这些传统村落,诉说着历史的沧桑,承载着厚重的乡土文化,更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如何进一步保护好、利用好这些传统村落,对于发展乡村产业、助力富民增收至关重要。

  张家塔村始建于清代,有着几百年的历史,是山西省第三批历史文化名村,2016年被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这几年我在村里参与维修古建,村里的环境美了,我们的腰包也鼓起来了,一年下来能挣6万多元。”村民赵重庆说。

  近年来,吕梁市坚持古村落保护与利用并重,制定乡村旅游重点村实施方案,将张家塔村、碧村等33个传统村落纳入乡村旅游重点村建设范围,保护和修缮一批古村落、古建筑和红色遗址等。同时,兼顾乡村旅游产业、业态的发展,推动吕梁红色文化、传统历史文化等的传承和保护。

  2023年以来,吕梁市将打造100个乡村旅游重点村作为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的突破口,将乡村旅游重点村建设列为全市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一号工程”。依托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等红色旅游景区,以及北武当山、碛口古镇等自然人文景观,深入挖掘文化资源,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守护文化根脉。

  最近,张家塔村成了抗战题材电影取景地,63岁的村民张平则随之忙碌起来:每天凌晨4点起床完成村里保洁工作,8点电影一开机,立马换上服装,变身“演员”,投入电影拍摄工作。“每天剧组管三顿饭,还能赚80元,大家都挺高兴的!”张平则笑着说。

  凭借黄土高原村落的独特景观,张家塔村成为电影热门取景地。今年,村里还建成了汉服馆、精品民宿、研学基地、文创店等。2024年,张家塔村村集体收入达143.1万元,其中旅游收入达23万元。

  推进乡村文旅融合发展,还要因地制宜挖掘特色产业。吕梁多个传统村落立足不同的资源禀赋、地形地貌,按照村庄功能定位、产业特色,确立“一村一品、一村一韵”的差异化发展定位。

  孝义市实施“百企带百村”行动,激活民营企业运营动力,打造民宿、餐饮、休闲、游乐等文旅新业态。在孝义市临水村,游客漫步街道,品尝特色小吃,观看3D电影,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深度融合。

  依托得天独厚的古建文化资源和农业基础,当地建设了智慧农业园项目,集高效农业、采摘体验、景观创意、教育研学为一体。创新运营方式,通过部门乡镇示范带动、市人大引导代表参与、文旅集团定向推介3种方式,吸引周边村子多名村民回村开设商铺创业。同时,推动业态布局、商铺管理等多项工作,实现多业态并举;抢抓节假日等旅游黄金节点,举办面食争霸赛、广场舞大赛、乡村健步走等系列赛事。2025年初至今,累计吸引游客超55万人次,不少村民感叹,“村子的名气越来越大了”。

  走进孝义老城,游客们能体验乡愁记忆与“氢车穿花海”的现代图景;还能赏一方田园美景、游一处历史村落、住一所闲适民宿。孝义老城始建于北魏时期,迄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自孝义市推动孝义老城区保护开发项目以来,鹏飞集团参与建设总建筑面积超16万平方米,创造商业、餐饮、住宿等就业岗位超1000个。当地努力打造“连线成片、水清可观、岸绿可游、街繁可贸、梦想美食、最佳旅憩”的城市空间。

  近年来,吕梁市充分挖掘传统村落资源,大力发展优质乡村产业。“下一步,将鼓励引导各县市区结合本地特色,完善联农益农机制,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培育观光旅游、服务体验、休闲娱乐等文旅新业态,讲好黄河文化故事,让有特点、有文化、有山水、有乡愁的古村焕发光彩。”吕梁市委书记孙大军表示。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