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A股市场迎来高光时刻,沪指强势突破3800点大关。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向券商了解,沪指在3800点附近时,投资者活跃度明显增加,但未达到2024年9月底至10月初那种井喷式的程度。
平安证券相关人士透露,近期A股行情火热,公司新开户、咨询开户、存量客户找回密码以及开通交易权限的客户数量较之前增长约20%。日均股基交易量7月较6月增长20%,8月1日至15日,日均股基交易量又较7月增长12%。
国金证券相关人士则表示,本轮A股行情过程中,公司累计开户数较2024年同期实现增长,尤其在3月达到单月开户数峰值,与交易所公布的A股新开户数变动趋势一致。经过近一年市场大幅波动,个人投资者变得更加成熟和理性,近期未出现2024年“9·24”期间大幅激增的情况。
记者注意到,在市场逐步升温过程中,券商之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近期,社交媒体中关于券商“佣金底线下探至万分之一以下”“两融年利率跌破3%”等话题成为热门。行业变化悄然发生,各大券商之间的竞争焦点正从单纯的价格战转向服务质量的全面提升。
线上比拼效率速度温度
在市场火热时,券商既要服务好新客户,为他们开户提供便利条件,又要服务好老客户。在手机发达的当下,线上服务成为券商布局的重中之重,AI赋能成为近期提升服务效能的关键词。
线上业务服务升级离不开后台技术部门大力支持。除了日常维护外,券商信息技术人员在处理一些紧急需求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7月13日,科创板成长层正式落地。平安证券专门牵头成立专项工作组,调集技术团队提供线上签署、权限标注、交易限制等功能,平安证券App7月18日即上线“科创板成长层交易开通”签约功能。
线下业务也是主要阵地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仍有部分业务需要投资者线下办理,且线下服务对投资者而言,相比线上体验更为直接。因此,线下业务也是券商比拼服务质量的主要阵地。
平安证券相关人士表示,近期公司营业部迎来一波投资者服务热潮,营业部的客户数量较前两个月增加约20%,业务咨询量增加约30%。
“投资者主要咨询办理与交易相关的业务,如开户、风险测评、资料变更、密码重置、账户激活、第三方转账等,关于手续费等的咨询也明显增多。”上述人士表示。
另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头部券商投顾表示,目前一些需要临柜的业务中,70岁以上的高龄客户需要现场办理的较多,如开通两融、科创板权限等。“科技股行情火爆,一些高龄客户咨询科创板、两融的情况明显增多。我们除了会很耐心地给他们讲解风险外,考虑到天气炎热,或者投资者居住地离分支机构较远,我们在人手充足的情况下也会提供上门服务,为他们办理业务提供便利。”
在行情火爆时,各大券商近期也开始加派人手向一线倾斜。如长城证券方面表示,其营业部受理客户业务办理量和客户咨询量均有所增长,但仍在可承受范围内。凭借经历“9·24”行情考验积累的应急处理经验,通过内部协同、统筹协调人员安排,确保客户相关业务在规定时效内及时完成。另外,面对8月以来两融余额创下近10年新高的情况,融资融券征授信管理岗位增加人手,以应对开户量和咨询量的同步上升。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A股整体走牛,但行情瞬息万变,单纯的交易通道服务已无法满足投资者需求。向投资者及时传递信息、提供投资建议也成了券商服务投资者的日常。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观察,由于微信早已成为人们日常交流最重要的工具,不少投顾建立了服务群,除了发布投资晨报、午评、收评等常规信息外,若市场出现异动,投顾也会及时进行跟踪讲解。
此外,线下活动也成为券商增强与投资者之间交流、增强投资者黏性的重要途径。如平安证券指出,近期各分支机构配合火爆行情,紧锣密鼓地举办了“平安老友记”大型客户服务活动,目前已成功举办3场,场均参与客户400人,现场投资者热情高涨,互动积极。
业内人士指出,在当前A股市场的牛市行情中,券商的服务升级已成为市场发展的关键驱动力。无论是线上服务借助AI技术实现智能化、个性化转型,还是线下服务通过优化流程、增加人力投入来提升投资者体验,抑或是通过线上线下多元渠道传递专业投资建议,券商都在全方位地适应市场变化,满足投资者日益增长且多样化的需求。而随着市场持续发展,券商之间围绕服务质量的竞争也将愈发激烈,只有那些能够精准把握投资者需求,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效能的券商,才能在这场竞赛中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