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8月24日期间,沪深北仅1家申报企业终止审核,即沪市申报企业福建德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福建德尔”),保荐机构为申万宏源证券承销保荐。这也是继6月20日青岛海湾化学股份有限公司终止审核后的又一单撤回企业,在中间长达2个月里,沪市一直处于0撤单状态。
福建德尔于2023年6月受理,受理后一直进展缓慢,该公司主要从事氟化工基础材料、新能源锂电材料、特种气体和半导体湿电子化学品等多系列含氟新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务,产品主要应用于集成电路、新型显示面板、新能源、特高压重大电力装备等国家战略新兴产业领域。
从业绩表现看,福建德尔近年业绩挑战明显。2020年至2024年,该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44381.78万元、125528.97万元、169846.19万元、141792.63万元和168705.05万元,其中,2023年同比下滑了16.52%;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分别为-1032.88万元、28081.17万元和 18441.46万元、3573.55万元和8618.00万元,2022年至2023年连续下滑,其中,2023年下滑了79.72%。
福建德尔称,2023年下滑的主要原因是新能源产品受行业周期性调整影响,产品价格跌幅较大所致,属于行业共有因素。招股书显示:2022年,福建德尔的新能源电池材料(六氟磷酸锂)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为39.73%,毛利占比为59.88%,对该业务依赖较高。
为应对外部环境变化,该公司调整了产品结构,2023年至2024年,六氟磷酸锂收入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下降至17.01%和12.28%,毛利占比分别下降至15.20%和4.19%。六氟磷酸锂主要用于生产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最终主要应用于动力、储能等锂电池制造。
取而代之的是氟化工基础材料,其收入占比从2022年的34.02%提升至2024年的42.96%;特种气体也从2022年的21.45%提升至2024年的32.52%。
福建德尔还更改了募投金额和募投项目,在披露的第一版招股书中,福建德尔的原融资金额为30亿元,用于7个项目,包括年产200吨电子级三氟化氯生产线项目、含氟半导体材料项目、年产36万吨半导体级电子材料项目(二期)、13000吨/年新能源材料项目(三期)、年产23万吨含氟新材料项目(三期)、研发及检测能力提升项目、智能化运营项目。
而在第二版招股书中,该公司的融资金额缩减至19.45亿元,募投项目也缩减至3个,砍掉了新能源材料相关项目,留下了半导体新材料,包括年产200吨电子级三氟化氯生产线项目、含氟半导体材料项目、年产36万吨半导体级电子材料项目(二期)。
另外,记者发现,福建德尔发布的第一版招股书和第二三版招股书在2022年扣非后净利润上存在数据差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