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财政部会同农业农村部下达中央财政农业生产防灾救灾资金11.46亿元,支持13个粮食主产省份实施秋粮“一喷多促”,全力做好防灾减灾促稳产工作。
这一举措彰显了国家对于秋粮生产的高度重视,为稳定秋粮生产、全年粮食丰收提供有力保障。在这一过程中,银行作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关键力量,同样肩负着重要使命。
秋粮在全年粮食生产中占据大头,其产量关乎国家粮食安全大局。从播种到收获,秋粮生产周期长,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如自然灾害、病虫害侵袭等,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资金支持。银行应充分认识到秋粮生产的重要性,提前布局,精准配置金融资源,满足秋粮生产各环节的资金需求。
加大信贷支持力度是银行助力秋粮生产的关键举措。一方面,针对广大秋粮种植户,尤其是受前期低温、干旱、洪涝等灾害影响的地区,银行应迅速行动,推出专项贷款产品。简化审批流程,降低贷款门槛,以最快速度将资金送到受灾农户手中,帮助他们恢复生产、补种改种,确保农事活动按时推进,不误农时。另一方面,聚焦秋粮主产区的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这些主体规模化程度高,对资金的需求更为庞大。银行需深入调研,根据其经营特点、种植规模和资金周转周期,提供差异化、个性化金融服务方案,助力其扩大生产规模,提升生产效率。
秋粮生产涉及种植、灌溉、施肥、病虫害防治、仓储、运输等多个环节,每个环节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各不相同。银行应结合秋粮生产的季节性特点和实际需求,积极探索创新。
在数字化时代,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为银行服务秋粮生产提供了有力支持。银行通过建立农业客户数据库,整合农户和农业企业的经营数据、信用记录、交易流水等信息,运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算法,精准分析其信用状况、经营情况和资金需求,实现精准营销和风险防控。同时,利用移动支付、线上贷款等技术,简化业务办理流程,使农户和农业企业足不出户办理贷款申请、还款等业务,提高金融服务便捷性和可得性。此外,银行还可以借助卫星遥感、物联网等技术,实时监测秋粮生产情况,如农作物生长状况、土壤墒情、气象灾害预警等,为信贷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帮助农户及时掌握田间信息,做好田间管理,降低生产风险。
保障秋粮丰收需多方协同发力。首先,银行应积极与农业农村部门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及时了解秋粮生产形势和政策导向,共同制定金融服务方案,确保金融资源精准投向秋粮生产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其次,银行可与农业企业合作,探索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围绕秋粮产业链核心企业,为上下游企业提供应收账款质押贷款、订单融资等一揽子金融服务,保障秋粮产业链稳定运行,促进产业协同发展。最后,银行进一步与科研机构合作,开展农业金融创新研究,探索适合秋粮生产的金融支持模式,为金融服务秋粮生产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保障,推动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
保障秋粮丰收,银行业重任在肩。通过精准配置金融资源、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加强科技赋能以及深化多方合作,银行能够为秋粮生产注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助力稳定秋粮生产,为全年粮食丰收保驾护航,为国家粮食安全贡献金融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