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双碳”目标持续推进,电动化、智能化装备集群正在改写传统采矿模式,矿山行业从“高碳粗放”向“零碳智慧”加速变革。
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华能伊敏露天矿场,纯电无人矿卡、电动矿用挖掘机、电动平地机、远程遥控电动装载机、移动供电站等高端新能源及智能化装备集群协同作业,全球首个露天矿山多机型混编作业系统于此正式投用。支撑这样科技感十足的“零碳智慧矿山”运行的核心,正是徐州工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徐工集团”)零碳智慧矿山成套解决方案的加速落地。
8月20日至8月22日,徐工零碳智慧矿山开采技术全球峰会在江苏徐州及内蒙古呼伦贝尔两市召开。会上,徐工集团发布了行业内首个零碳智慧矿山成套解决方案,徐工集团、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杨东升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围绕绿色矿山的建设和打造,徐工集团布局了多种新能源技术路线解决方案,从车端、集群智能化,再到矿山智慧运营管理的珠峰智慧施工大系统,为智慧矿山建设提供了完整的数字化绿色矿山成套解决方案。”
构建全场景解决方案
当前,露天矿山面临着新能源基建实施难、生产运营成本高、安全与健康风险、设备性能衰减、旧机回收利用等五大难题,而徐工集团构建的绿色智慧矿山成套解决方案包括矿山新能源供电解决方案、成套绿色低成本设备解决方案、智能施工运维解决方案、设备绿色化改造解决方案及设备循环再利用解决方案。
“通过技术穿透管理、数据驱动资源优化,将矿山从‘劳动密集型战场’升级为‘智慧化资源工厂’。”徐工集团矿山机械相关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公司发布的零碳智慧矿山成套解决方案覆盖钻、挖、运、排、辅采等矿山施工全流程及全部设备。
具体来看,在矿山新能源供电解决方案中,徐工集团可提供“风光发电+高效储能+设备补能”一体化新能源供电解决方案。在成套绿色低成本设备解决方案中,徐工集团系统规划了新能源纯电动、混动、多元燃料等技术路线,成套化施工可实现生产力提升20%,电动设备使用成本下降超过60%,混动设备使用成本下降超过15%。
在智能施工运维解决方案中,徐工集团聚焦于安全隐患、运营成本、协同作业效率、目视化施工、设备维保、决策响应、多品牌机群协同等7个方面,通过智能化技术解决客户问题。在设备绿色化改造解决方案中,徐工集团可提供挖、运设备的绿色化改造,可实现结构件变废为宝,生命周期延长4年至6年,使用成本降低30%至50%。在设备循环再利用解决方案中,徐工集团建立了二手机业务单元,同时与新机联动、与优质租赁商的租赁设备联动,优化二手机资源结构,从“被动循环”向“主动循环”升级。
上述负责人表示:“徐工集团已在全球组建近百个矿山项目库,储存了50余大类、近万种核心备件,协同产业力量,构建了全场景、多维度的矿山机械价值链生态。”
矿山零碳智慧化
8月22日,在华能伊敏露天矿场,记者看到,纯电无人矿卡、纯电无人装载机、电动矿用挖掘机等组成的露天矿山多机型混编作业系统正式运行。其中,纯电无人矿卡在今年5月份即投入华能伊敏露天煤矿运营,作为全球首批露天矿山纯绿电、真无人设备落地应用,该项目单月百台编组连续作业超过400小时,最高人效比达到1:1.2,最低运行温度可至零下四十摄氏度。
当前,徐工集团成套化矿山机械产品已打造伊敏煤矿、神延煤矿、神宝煤矿等多个场景化案例。据介绍,徐工集团大力推动地上地下矿山机械成套化、绿色化、无人化发展,拥有行业首个露天矿山无人化运输系统知识产权,形成了场景全覆盖的产品集群。
盘古智库(北京)信息咨询有限公司高级研究员江瀚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环保执法趋严、碳配额交易机制完善以及ESG投资兴起,迫使企业将绿色转型从‘可选项’变为‘必选项’。同时,智能化技术(如无人驾驶、远程操控、AI调度)可显著降低人工与能耗成本,提升运营效率,形成‘技术替代要素’的经济激励。此外,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对锂、钴、镍等关键矿产的需求激增,也倒逼上游矿业加快绿色技术投入。”
谈及未来规划,杨东升表示:“在全球碳中和目标与数字化浪潮的双重驱动下,徐工集团将聚焦‘人工智能+矿山机械’方向,加快培育具身智能机器人,构建涵盖无人挖掘机、无人平地机、无人装载机等智能化装备产品矩阵,迭代升级珠峰智慧施工大系统,强化智能应用场景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