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8-25 06:07:40 股吧网页版
满足真需求才能根除假专家
来源:经济日报

  近日,一些假农技专家借短视频平台行骗敛财的行径被曝光。这些所谓的“专家”既无农业背景,也不懂农技知识,却摇身一变成了“研究院专家”或“农大高材生”,在镜头前侃侃而谈,为农民“答疑解惑”,而其最终目的是销售劣质农资。假专家们表面“助农”,实则赤裸裸“坑农”,损害农民利益的同时,也影响了农业生产安全。

  通过统一的文案、精心布置的实验室背景、冠冕堂皇的专家头衔,加上“农资店不会告诉你”“不用就亏大了”等话术,假专家精准击中农户对增产增收的渴望。借助社交媒体平台和机构运作,假专家的影响力被空前放大。“专家”人设的权威感让不少农民放下戒心,掉入“免费指导+带货”的陷阱。

  “假专家”之所以能招摇撞骗,正是因为抓住了农民对农技指导的“真需求”。一些地方基层农技推广资源有限,难以覆盖所有农户,正规农资企业服务下沉不足,专业人员下乡指导的频率和覆盖面也存在缺口。由此,农民往往依赖零散的网络信息作决策,让伪装成“热心助农”的骗子钻了空子。

  补齐农技服务短板,让农民能轻松接触到真实、科学、实用的农技信息,方能从根本上压缩假专家的生存空间。农业科研院校、基层农技站的专业人员可以通过短视频平台等,多元化渠道开展科普、政策解读、技术培训,提高权威信息的触达率和影响力。同时,监管也要跟上,相关部门可建立联动机制,对虚假宣传、销售伪劣农资等行为露头就打,并深挖背后生产销售链条,追究其法律责任。

  “假专家”盛行,平台责任的缺位同样不可忽视。一些所谓的“专家”账号在注册时并未经过严格的身份与资质核验,一条条夸大效果、虚假宣传的视频轻松逃过审核,甚至在系统自动推荐机制的加持下,被持续推送给目标用户群体。平台资质审核必须成为硬性门槛,对于标注“专家”身份的账号,应要求其提供权威机构认证文件,并定期复核资质有效性;对于涉及农资销售的账号,应建立产品溯源和检测证明强制上传制度,确保视频中推广的农资可追溯、可查验。在内容审核方面,平台应对含有“特效”“快速增产”等明显功效字样的农技视频加大审核力度,可设置人工复核环节,对未通过审核的内容不予发布。此外,平台还可以与市场监管等部门建立数据共享机制,对疑似销售伪劣农资的行为及时预警。

  农业生产关乎民生大计,必须用法律的高压线、平台的防火墙和监管的铁拳头坚决铲除坑农骗农者,让真正懂农业、为农民的专家站上舞台,让科学、权威的农技知识服务农民。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