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ETF申报火热,多家公募机构密集上报新产品。8月20日,今年最火爆的ETF品种之一科创债ETF迎来首次扩容,14家基金公司集体上报第二批科创债ETF;8月19日至22日,首批中证科创创业人工智能ETF的上报数量已达10只。此外,多家基金公司还围绕港股、航空航天、卫星产业等多个细分赛道持续布局。
业内人士指出,随着指数体系不断优化创新,市场有效性提升,具有机构化特征的ETF产品有望受到市场更多重视,成为增量资金入市的重要载体。
14家公募上报第二批科创债ETF
8月20日,证监会网站显示,14家基金公司上报第二批科创债ETF。公开资料显示,华泰柏瑞、摩根资产管理、泰康、国泰、永赢、汇添富、兴业、中银8家基金公司申请上交所上市产品;工银瑞信、华安、天弘、大成、银华、万家6家基金公司申请深交所上市产品。
具体来看,本批次科创债ETF将分别跟踪中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指数、上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指数、深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指数。多位公募人士表示,科创债ETF作为2025年新兴的债券投资工具,凭借政策红利、流动性改善及低回撤特性,展现出了较强的投资价值。
此外,8月21日,易方达、华夏、广发、博时、招商、鹏华,以及嘉实、富国、南方、景顺长城等基金公司旗下首批10只科创债ETF取得了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的同意函,获准成为通用质押式回购担保品。这意味着第二批可作为通用质押式回购担保品的信用债ETF正式落地,经交易所同意后,即将开展通用质押式回购交易。
业内人士表示,科创债ETF纳入回购质押库后,投资者可以开展通用质押式回购交易,产品流动性将进一步提升,投资者可进行ETF质押融资,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首批中证科创创业人工智能ETF上报
证监会网站显示,8月19至8月22日,首批中证科创创业人工智能ETF的上报数量已达10只,基金管理人分别为华泰柏瑞基金、易方达基金、华安基金、工银瑞信基金、国联安基金、富国基金、永赢基金、泰康基金、景顺长城基金、中金基金。
中证指数公司网站显示,上述ETF跟踪的中证科创创业人工智能指数于今年5月发布,最新的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新易盛、中际旭创、寒武纪-U、澜起科技、金山办公、芯原股份、石头科技、润泽科技、昆仑万维、恒玄科技,合计权重超64%。
编制方案显示,该指数以2019年12月31日为基日,以1000点为基点。样本选取方面,指数样本空间由满足以下条件的科创板和创业板上市的股票和红筹企业发行的存托凭证组成:第一,上市时间超过6个月,除非该证券自上市以来的日均总市值在沪深市场中排名前30位;第二,非ST、*ST证券。
永赢基金指数与量化投资部总经理蔡路平分析称:“日前DeepSeek更新V3.1版本,不仅提升了模型响应速度并降低了成本,也为大规模商业化部署提供了更优解。基于产业链视角,国产芯片在训练与推理场景中的应用能力已得到实质性认可。随着AI模型参数规模的扩大和应用场景的丰富,对高性能、低成本算力的需求将持续增长,从而推动国产芯片、服务器及相关基础设施企业的快速发展。”
增量资金持续入场
除前文提到的第二批科创债ETF和首批中证科创创业人工智能ETF,多家基金公司还在上周围绕港股市场展开布局。比如,国泰基金上报了国泰恒生港股通创新药ETF和国泰国证港股通消费主题ETF;嘉实基金上报了嘉实恒生港股通科技主题ETF联接基金;平安基金上报了平安恒生港股通中国央企红利ETF;招商基金上报了招商国证港股通消费主题ETF;华夏基金上报了华夏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ETF。
细分赛道的行业主题型基金亦受到不少机构青睐。比如,上周,广发基金上报了一只卫星产业主题的ETF产品,华安基金上报了一只航空航天主题的ETF联接基金。
近期,随着沪指站上3800点,增量资金入市活跃,尤其股票型ETF吸引力增强。Wind数据显示,截至8月22日,近一周以来全市场股票型ETF净主动买入额125.75亿元。
展望未来的市场空间,泰康基金量化投资部负责人魏军认为,随着中长期资金入市进程加快,以及A股市场内在稳定性持续增强,指数化投资规模或将持续扩容。一方面,以配置性需求为主的社保、险资、个人养老金等中长期资金入市力度或不断加大,将有望持续推升指数化投资规模;另一方面,随着A股市场制度不断完善,核心资产市值加速增长,更多投资者或将更加关注以宽基指数为主的被动投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