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A股三大指数单边上行,均创出阶段新高。沪指剑指3900点,收涨1.51%报3883.56点;深证成指涨2.26%,创业板指涨3%,北证50涨0.23%,科创50涨3.2%,万得全A涨1.8%,万得A500涨2.2%,中证A500涨2.17%。A股成交3.18万亿元,上个交易日为2.58万亿元,市场成交额创历史次高。
2025年8月25日科创创业ETF、创业板50ETF市场表现


【上涨原因分析】
宏观层面,上周五Jackson Hole大会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强调就业市场的下行风险大于通胀的上行风险。鲍威尔认为,目前美国劳动力市场处于脆弱的平衡状态,一旦企业开启大范围裁员,失业率可能急剧上升,因此美联储后续对降息态度开放。周五前美国市场整体存在大量头寸对冲降息预期,预防鲍威尔继续坚守严防通胀的态度。受此影响,全球权益市场情绪转暖。
国产算力方面,近日,DeepSeek发布了其最新的大语言模型DeepSeek V3.1,核心亮点是采用了支持“思考”与“非思考”的混合推理架构,同时新的大模型通过训练后优化,在编程、搜索等Agent上的表现获得较大提升。DeepSeek-V3.1使用了UE8M0 FP8 Scale的参数精度,针对即将发布的下一代国产芯片设计。以DeepSeek为代表的国产大模型具备较强的竞争力,有望带动算力需求的增长。消息面上,据2025中国算力大会,中国算力平台正加快建设。目前,已有山西、辽宁、上海、江苏等10个省区市的算力分平台正式接入。预计2025年,我国智能算力规模增长将超过40%。
海外算力产业链方面,英伟达近日宣布推出新技术。NVIDIA宣布推出NVIDIA®Spectrum-XGS以太网。这项跨区域扩展(scale-across)技术可将多个分布式数据中心组合成一个十亿瓦级AI超级工厂。Scale-across突破了Scale-up和Scale-out方案在单一数据中心的限制,凭借自调节远距离拥塞控制、精准延迟管理及端到端遥测技术,使异地AI集群组合成一台统一的AI超级计算机,加速推理和训练。尽管分布式训练未必会成为主流的训练方式,但数据中心之间连接的必要性始终存在,集群规模和GPU单卡的性能提升直接推动了数据中心之间的连接速率和总带宽的提升。长距离光模块(DCI)或有升级需求,且投资节奏偏后周期;随着AI数据中心数量提升,后续对于长距离光模块的需求或有望持续提升,行业利好持续催化板块上行。
资金方面,主动外资开始回流中国资产。国泰海通在近期研报中指出,截至8月20日,仅外资口径看,外资主要流入美国(+48.9亿美元)和中国(+22.0亿元),含各国内资的全球整体流动看,中国/法国获流入居前,日本/美国流出居前。8月以来主动型外资对中国资产的态度转变正在加快,科技成长板块成为主要配置方向。
【后市展望】
短期维度,建议关注中报“兑现度”对估值持续性的验证。若龙头业绩与指引延续景气,叠加政策与产业催化,成长与硬科技有望维持相对占优。此外从交易的角度,投资者可以注意留意量能极值后的节奏变化。
中长期走势更多取决于产业进程、政策支持的延续性。科创创业ETF、创业板50ETF成分股集中在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医药等赛道,这些行业普遍有较高的成长属性。中长期投资者可以重点关注以下方面:1、产业成长周期角度,可以关注半导体周期回暖的节奏、国产替代进程、算力需求变化、机器人渗透率提升速度,以及医疗行业政策与后续重磅学术会议的临床数据读出进度。2、龙头公司研发与技术迭代进展角度,需要持续跟踪龙头公司研发投入占比、专利布局与新品落地情况,判断其护城河是否在扩张。3、政策与国际环境角度,建议投资者关注全球供应链、国际技术封锁与贸易环境影响,尤其是半导体与高端制造领域。
科创创业ETF(588360)跟踪的是科创创业50指数(931643),这一指数的特点是能够同时分享科创板和创业板市场红利,选取涉及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高新技术产业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反映中国科技创新领域相关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创业板50ETF(159375)跟踪的是创业板50指数(399673),该指数从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市场中选取市值大、流动性好的50只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侧重于信息技术、新能源、金融科技及医药四大领域。受益于金融科技与AI硬件双主线,具有流动性+成长性双轮驱动的特征,券商/金科对活跃度的放大与中报期AI硬件业绩预期提升有望形成共振。
此外,这两个ETF都是单日涨跌幅可达20%的产品,也有助于更加紧密地跟踪指数表现。对科技创新领域感兴趣的投资者可以结合财报情况、政策跟踪,进行滚动操作或分批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