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合肥8月25日电(李东标)轴承,被称为“工业的关节”,是装备制造业中重要的基础零部件,小到手表,大到飞机都离不开它。
经过多年培育,在安徽省灵璧县,一个从轴承钢管制造到轴承组装、研发、检测的全产业链体系已经形成。近些年,当地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建设等契机,瞄准“百亿集群”目标,努力推动小轴承“转”出“智造”新天地。

航拍安徽省灵璧县轴承产业园(资料图片)。(灵璧县委宣传部供图)
科创赋能推动轴承产业转型升级
从4000平方米厂房起步,到如今拥有1.2万平方米厂房、在制品超过300个品类……落户灵璧县轴承产业园5年来,久研轴承科技(安徽)有限公司深耕精密轴承赛道,不断刷新发展“进度条”。

2025年8月7日,久研轴承科技(安徽)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展示企业生产的轴承产品。新华网李东标摄
“企业能有今天的发展,靠的就是持之以恒的创新。”该公司销售部副总经理孟庆翼介绍,企业大力开发和运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创新研发和制造各类高精度、高性能的高端机械产品,产品广泛应用在高速电主轴、机床主轴等领域。
“轴承行业是一个专而精的行业,”孟庆翼说,得益于企业持续不断的科技创新,企业每年都有新品上市,产品供不应求。“我们现在发展信心更足了,计划进一步扩大产能。”
近年来,灵璧县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突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强化科技政策供给,开展关键技术攻关,不断推动科技创新取得新成效。

2025年8月7日,在久研轴承科技(安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作人员正在生产轴承产品。新华网李东标摄
累计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3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5家,申请国际专利2项,技术合同认定登记成交额达30亿元,登记科技成果50余项,3个项目获省级科技重大专项立项支持……强化科创赋能,灵璧县正加速成长为科研成果转化高地。
优化服务构筑产业发展“硬支撑”
智能化生产线有序流转,机械手臂实现自动抓料,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即可完成影像检测等质检流程。电子大屏上,实时跳动着各条生产线数据,全流程信息一目了然。这是位于灵璧经济开发区的安徽广鑫轴承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场景。
2022年,这家轴承生产企业落户灵璧,目前形成以电机轴承、农业轴承、汽车轴承为主导产品的生产体系。“政府真正为企业办实事,我们被他们的真诚所打动。”说起落户灵璧的初衷,企业负责人王清超感慨地说。

2025年8月7日拍摄的安徽广鑫轴承科技有限公司自动化生产线。新华网李东标摄
围绕轴承产业提质扩量增效做文章,灵璧县积极打造承接政府资源、引入社会资源、撬动企业资源的综合平台,构建起“政、企、协”常态化联动服务机制。在固定资产投资、厂房租赁、融资担保、税收优惠等方面,给予企业全方位政策支持。

2025年8月7日,在安徽广鑫轴承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操作手动测振机对轴承震动进行检测。新华网李东标摄
此外,灵璧县加大人才引育力度,持续优化“产、学、研、检”一体化协同机制。推行“职业教育+产业”模式,与合肥工业大学共建技师学院灵璧分院,开设5个轴承专业班,累计培养输出以轴承产业为代表的高技能人才760名。
“招大引强” 打造高端轴承制造产业集群
经过多年发展,灵璧轴承产业“磁场效应”逐步显现,一批轴承及配套企业纷纷前来投资兴业,汇聚起发展新动能。
“来这里投资,我们是选对了!”孟庆翼跟随企业从杭州来到灵璧,也将家安在了这里。如今,越来越多像孟庆翼一样的人才随着项目落地成为“新灵璧人”。

2025年8月7日拍摄的久研轴承科技(安徽)有限公司展厅一角。新华网李东标摄
从轴承钢管制造到精密组装,从研发设计到检测认证,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加速积聚。据统计,2024年灵璧县轴承产业园引进轴承及配套企业设计生产能力超过100亿元,实现产值突破40亿元。园区先后获评安徽省机械制造特色产业集群(基地)、安徽省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等称号。
自2018年第一家轴承企业入驻至今,灵璧轴承企业实现从“一枝独秀”到“繁花似锦”的精彩蝶变。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加速迭代升级,超前布局新一代轴承技术,奋力打造百亿级高品质轴承产业集聚基地,让“灵璧关节”成为“中国制造”迈向高端的强劲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