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上海楼市再出新政。上海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市房屋管理局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优化调整本市房地产政策措施的通知》(下称《通知》),新政自8月26日起施行,涉及住房限购、公积金、住房信贷、住房税收等6项调整。这是上海今年首次对房地产政策进行系统优化,其中公积金和房贷政策调整尤为引人关注。市场普遍认为,此次政策将有效释放购房需求,缓解购房者资金压力,尤其是改善性需求有望迎来集中释放。
同日,央行上海总部发布通知称,对上海市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定价机制进行调整,在利率定价机制安排方面,上海市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不再区分首套住房和二套住房;银行业金融机构应根据本机构经营状况、客户风险状况等因素,合理确定每笔贷款的具体利率水平。
公积金政策全面优化,降低购房首付与贷款成本
此次上海新政在公积金使用上进行了多项突破,被业内称为近年来力度最大的优化。
一是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通知》提出,对缴存人购买二星级及以上新建绿色建筑住房的,公积金(含补充公积金)最高贷款额度上浮15%。首套贷款额度从160万元提高至184万元,多子女家庭首套贷款额度从192万元提高至216万元;二套贷款额度从130万元提高至149.5万元。
上海易居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对记者表示,按此计算,家庭可增加24万元的公积金贷款额度,显著减轻贷款压力。结合上海对多子女家庭购房的优惠政策,公积金政策正发挥更大支持作用。
二是支持提取公积金支付首付款。购房者购买新建预售商品住房时,可按规定提取本人及配偶的公积金支付首付款。这意味着,首付款筹措渠道更灵活,筹款周期有望缩短。
中指研究院政策研究总监陈文静指出,截至目前,一线城市均已落地相关政策,预计未来更多城市跟进,进一步降低居民购房门槛。
三是“又提又贷”并行。新政允许购房者在提取公积金支付首付款的同时,仍可按规定申请公积金贷款,且额度不受影响。严跃进举例称,以一套总价500万元、首付比例15%的房源为例,购房者需准备75万元首付。如果提取夫妻双方的公积金支付首付款,将直接降低现金压力,同时贷款额度不受影响,大幅缓解购房者资金负担。
值得注意的是,上海将绿色建筑与公积金优惠挂钩。严跃进指出,当前绿色建筑占全市新房比重约60%,新政不仅惠及面广,也与“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住房理念相呼应。
商贷不再区分首二套,房贷定价机制优化
除公积金外,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政策调整也是一大看点。新政明确,银行在房贷定价机制安排方面不再区分首套和二套住房。贷款利率将结合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银行经营状况和客户风险状况等因素,合理确定具体利率水平。
业内人士指出,这意味着改善性住房需求将迎来直接利好。此前,二套房贷款利率高于首套,抑制了换房需求。新政实施后,二套房利率有望回落,与首套趋同。
据记者测算,若贷款100万元、期限30年,采用等额本息方式,二套房利率由3.45%降至3.05%,总还款额从161万元下降至153万元,月供减少约200元。
陈文静表示,上海此次将首套与二套房贷利率“并轨”后,银行不再区分首套、二套,而是根据客户风险状况在同一区间内定价。原先临港新片区及六个郊区执行二套LPR-25BP,核心区为LPR-5BP;新政统一降至LPR-45BP,直接减少了利息支出,显著减轻居民房贷负担。
“这将实实在在降低购房者的资金压力,释放被压抑的二套房改善需求。”严跃进认为,首套房和二套房的区分取消,将有助于二套房根据市场情况和房贷政策进行调整,客观上促进二套房利率下调。
购房需求释放仍取决于信心与利率策略
此次新政落地后,购房需求能否真正释放?业内认为,政策降低购房成本,但成交量能否大幅增加仍取决于居民购房信心和银行利率策略。当前居民杠杆率偏高,购房需求虽被压抑,政策能否激活信心是关键。
银行层面,房贷定价机制优化带来的挑战与机遇并存。业内分析称,银行间利率竞争或将加剧,同时对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未来可能出现更灵活的浮动利率模式。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对记者表示,房贷定价不再区分首套房和二套房,有助于降低居民购买二套房的成本,刺激购房需求,从而更好地稳定房价。对银行而言,在对房贷定价时不需要再区分首套房和二套房,而是根据借款人的资信状况等综合确定。
某股份行上海分行零售金融业务人士对记者表示,房贷利率不再区分首二套,对银行而言是新的挑战。“我们需要根据客户资质和风险评估,做更精细化的利率定价。但整体来看,市场竞争会更激烈,利率整体可能有下探空间。”
某大型银行个贷部门人士表示:“首二套取消区分,有助于改善型购房需求释放。未来利率定价将更加灵活,但银行会在风险管理框架内谨慎调整。”
分析人士指出,对银行而言,短期挑战在于风险识别难度上升,但长期或推动银行建立更精细化的客户分层与抵押物估值体系,差异化定价将更多依赖客户信用、收入稳定性与房产区域价值。例如,部分曾被视作二套而利率偏高的低风险客户,有望迎来利率下调;反之,风险较高的首套客户则可能被加点。
过去,上海房贷利率一直以住房套数为主轴定价。此前的标准是首套商业房贷利率为3.05%,等于LPR-45BP;核心区域二套房利率为3.45%,仅比LPR低5个基点,两者相差约40个基点。Wind数据统计显示,2016年至2022年,首套房利率区间在4.22%到5.09%,二套则在5.25%到5.57%,套数差异普遍在0.5至0.6个百分点之间。
此次上海新政取消首套与二套房贷利率差异,并要求银行结合“客户风险水平与自身经营状况”灵活定价。业内认为,未来银行定价的核心锚点或转向三大维度:一是客户个体的风险水平,包括信用评分、收入与负债比例以及职业稳定性;二是抵押物的质量,参考评估价与实际成交价之比、房屋年龄以及所处区域的流动性;三是市场环境,如LPR的波动幅度和区域供需关系。
购房者有望积极入市,咨询量回升
新政落地后,市场反应如何?记者第一时间采访了部分购房者、银行信贷经理及中介人士。一位股份行信贷经理告诉记者,咨询的客户明显增多,大多是已有一套房的客户,他们最关心首套二套利率拉平后房贷利率能否下降。
一位准备换房的购房者对记者说,原本二套利率高,全家一直观望,如今政策落地,打算加快置换节奏。另一位上海的刚需购房者则表示,公积金现在既能付首付又能贷款,资金压力一下子减轻了,让他有了立刻下定的冲动。
中介方面也给出同样的信号。多位门店经理反馈,政策公布后,新房和二手房的咨询量明显增加,改善型买家尤其活跃。业内人士判断,下半年上海楼市成交量有望温和回升,但房价快速上行的概率不大。
严跃进指出,新政将可能带来“量升价稳”的市场效果。新房供应节奏加快,二手房受政策提振,尤其是地段优越、户型合理、租金预期良好的房源,将率先回暖。
总体来看,从公积金“又提又贷”,到商贷首二套不再区分,上海新政在降低购房成本、释放需求、支持绿色住房等方面均有突破。业内人士预计,新政将在“金九银十”推动一轮成交高潮,对购房者而言,这是近年来最佳购房窗口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