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8-26 02:01:50 股吧网页版
中期上涨趋势不改
来源:期货日报 作者:程伟

  近期股指期货呈加速上涨之势,沪深300和上证50指数逼近去年10月高位,中证500和中证1000指数年内涨幅超过20%,进入技术性牛市。从A股市场的表现看,大金融、半导体、消费电子等热点板块轮动上涨,科技成长主线全面开花,成为本轮行情的主要驱动力。科技板块的强势不仅是对前期估值的修复,更体现了投资者对我国在科技创新、自主可控、国产替代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的信心。从基本面看,我国经济恢复的基础有待进一步巩固,企业盈利增速向上的拐点尚未到来,股指连续大涨后获利盘兑现压力加大,短期需注意回调风险。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1—7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6%,增速连续4个月下降,创2020年10月以来新低,主要受房地产投资降幅扩大,基建和制造业投资增速放缓的拖累;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3%(前值为6.4%),受夏季高温、洪涝灾害等因素的影响,工业生产有所放缓,但仍维持高位运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8%,较1—6月回落0.2个百分点,受暑期旅游旺季的提振,餐饮、住宿等服务消费保持快速增长,但汽车、家电、移动通讯等耐用品消费增速放缓。表明我国经济恢复的基础不牢固,生产强、需求弱和服务业强、制造业弱的特征依然显著,需求不足仍是主要矛盾,宏观政策仍需加强逆周期调节,持续加大对小微企业和薄弱环节的支持,更多依靠提振消费来扩大内需。

  金融数据方面,今年7月人民币贷款减少500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1571亿元,较上年同期多增3864亿元;截至7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长8.8%(前值为8.3%),创2024年以来新高,M1同比增长5.6%,较上月加快1个百分点,连续5个月回升。从总量和结构看,企业部门贷款增加600亿元,居民部门贷款减少4893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减少14591亿元,居民部门存款减少11100亿元,财政存款增加7700亿元,非银行金融机构存款增加21400亿元。相关数据表明,银行等金融机构不断加大对企业的信贷支持,并以资本支出的形式转化为居民部门收入。居民存款减少而非银行金融机构存款增加,反映部分居民存款流向股市、基金、理财产品等领域。居民部门贷款减少,表明楼市刺激政策的效用边际减弱,房地产销售短暂回暖后再次放缓,成交主要集中在一、二线城市和二手房领域,三、四线城市和新房销售依旧低迷。社融和M2增速上升,主要受政府债券发行放量的带动,包括超长期特别国债和地方专项债。M1同比增速加快,反映股市表现活跃,赚钱效应提升,吸引增量资金流入。但当前企业盈利水平不高,基于未来经济的不确定性,对生产和经营保持谨慎,主动扩大投资的意愿偏低,信用扩张的渠道有待进一步疏通。

  央行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强调,保持流动性充裕,持续营造适宜的金融环境,降低银行负债成本,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由此来看,央行货币政策仍将保持宽松,综合运用总量和结构性政策工具,包括降准、降息、再贷款、再贴现等,引导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下行,进一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国际方面,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杰克逊霍尔全球央行年会上发表鸽派讲话,认为美国经济遇到了新的挑战,就业面临下行风险,而通胀存在上升风险,基于风险的平衡转移,可能需要调整货币政策。消息发布后,美元指数和美债收益率快速下行,欧美股市、大宗商品等风险资产纷纷上涨,风险偏好显著上升。由此来看,鲍威尔在全球央行年会上发出的信号,被视为美联储货币政策变化的风向标,强调关税政策对经济的负面影响逐渐显现,就业下行风险可能高于通胀上升风险,从而为恢复降息提供充分的理由。CME“美联储观察”工具显示,美联储9月降息的概率由75%上升至91%。

  综上所述,国内政策面接连释放利好消息,年内仍有再次降准或降息的空间。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讲话转向鸽派,强化市场对9月降息的预期,有助于提升风险偏好。在政策面、资金面等多重因素的推动下,股指中期上升趋势有望延续。但企业盈利尚未显著改善,股指加速上涨后注意获利抛压涌现。

  (作者单位:新纪元期货)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