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国内经济向好、政策预期增强的背景下,市场信心显著提升,A股及股指市场持续上涨。8月22日,上证指数突破3800点,站上近十年高位,深证成指和创业板指数分别涨超2%和3%,期指市场也全线上扬。
正信期货首席宏观分析师蒲祖林表示,近期驱动A股持续上涨的核心逻辑是强劲的宏观预期和宽松的流动性。一方面,随着美国与全球各国在关税政策上达成协议,以及国内释放一系列利多资本市场的宏观预期,如“反内卷”政策、宏观政策重心由投资转向消费等,市场信心不断提升;另一方面,当前流动性宽松,随着黄金、国债和红利资产累积较大涨幅后预期回报率下降,资金开始流向风险相对偏高但预期回报率有一定吸引力的大宗商品和股市等,且股市上涨形成正向反馈后吸引场外资金进一步流入。
“整体看,目前A股和股指期货持续上涨是宏观预期改善和微观产业修复两大利好共振的结果,部分行业并没有强劲的基本面支持,但流动性宽松叠加中小盘利润的修复、国产化替代、科技创新等,A股仍出现了强劲上涨。”广州金控期货研究所副总经理程小勇表示。
程小勇说,从微观层面看,在国产替代、文化自信带动的本土品牌回归和AI赋能下,部分中小盘企业业绩大幅增长。他认为,本轮A股的上涨兼具“政策驱动型牛市”和“盈利复苏型牛市”特征,政策驱动表现为流动性宽松,盈利复苏表现为小微盘企业业绩改善,比2014—2015年的牛市更健康、持久。
关于美联储9月份的降息路径,蒲祖林认为,过去两个月市场几乎已经消化了美联储9月降息的预期,因此对A股的影响相对较小。然而,本次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杰克逊霍尔全球央行年会上发表的演讲给美国货币政策带来了一定的不确定性。从鲍威尔的演讲内容看,美联储对未来货币政策框架的调整并未如市场预期般乐观,一方面,美国就业市场虽有降温迹象,但在驱赶非法移民政策的扰动下呈现供需“双减”特征;另一方面,关税政策对消费者价格的影响已经清晰可见,但在未来几个月内仍将形成滞后影响,尤其是在通胀预期和通胀持续性方面存在不确定性。
此外,蒲祖林表示,关税税率不断变化,可能会延长调整过程,而美联储在未来货币政策框架调整方面放弃了“允许通胀短期超调”的策略,回到了更传统的“2%目标”,当前美国的通胀现实并不支持美联储降息。虽然金融市场已经消化其9月降息25个基点的预期,但之后的降息预期已显著下调。
“10月和12月的美联储行动对市场的影响较大,海外资金仍受限于美联储货币政策节奏,若9月降息后美联储进入较长时间的政策观望期,对流动性预期驱动的股市行情无疑会形成利空影响。”蒲祖林说。
当前,市场热情被激发,从数据来看,全市场成交额维持在2.5万亿元以上,两融余额也高达2.15万亿元,且每日有高达200亿~500亿元的新增杠杆资金流入,仅次于2015年的牛市阶段。
对此,蒲祖林表示,部分科技成长股累计涨幅巨大且估值偏高,也是两融资金扎堆的行业,因此其脆弱性大幅增加,若后续缺乏场外资金流入,行情易出现剧烈调整。市场的结构性分化特征也非常明显,食品饮料、地产、零售、交运、化工等传统产业指数仍处于低位,从发展前景和赚钱效应看,其对资金的吸引力不足,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表明其总体风险不大,投资者若基于宏观预期改善和流动性逻辑参与股市,这些行业仍有一定的修复空间。
“从A股部分行业或板块看,估值可能不像去年那么低,但也没有出现泡沫特征。虽然成交额和两融余额都偏高,但散户成交占比偏低(约20%)。”程小勇说,短期看,由于部分行业基本面不强,主要受宏观预期驱动,因此短期A股可能存在调整风险。此外,9月美国财政部恢复发债,可能使美元流动性阶段性紧张,外部影响仍在,因此投资者在看好A股上涨的同时,需做好风险防控:一是配置应分散化;二是运用股指期货和期权锁定利润;三是做好行业和个股研究,避开估值偏高或基本面支撑力度偏弱的股票或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