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对香港建筑师郑文宏来说是一个收获的日子。这一天,前海创新教育集团前湾学校宣布完工启用,将在今年9月迎来首批学生。这是全国首个由香港企业全流程参建的政府投资项目,而郑文宏正是这个项目的驻场负责人。两年来,他几乎每天花3小时在深港两地间通勤,见证这个项目从一组组设计稿变成现场实景。
该项目由香港建筑师事务所负责,在建设过程中,率先试行国际通行的“建设单位、建筑师团队和施工单位”三方为责任主体的管理模式。
在2020年之前,由于深港两地企业资质和人员资格互不相通,港企难以直接进入内地市场,香港专业人士也难以在内地便利执业。针对这一问题,前海在2020年9月率先发布建设领域港企港人备案执业办法,2023年又将港人港企在前海执业的领域扩展至规划、设计、测量、勘探、建造等5类专业机构和14类专业人士,港人港企在前海执业的资质、资格问题逐渐“破冰”。
时针回拨至2020年,《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0—2025年)》发布。在过去五年的综改1.0时期,深圳累计形成了48条经验举措,其中包括“推动港澳人士跨境执业便利”在内的17项由前海率先落地并向全国复制推广。
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也是前海合作区成立15年、前海蛇口自贸片区挂牌10周年。过去五年间,前海始终坚持“依托香港、服务内地、面向世界”,大胆闯、率先试、自主改,最初规划面积仅14.95平方公里的“小前海”,却如同一个综改的“大试验场”,为制度改革、深港融合、对外开放做出了诸多开拓性探索。
——先行先试,担当制度改革“破冰者”。在全国率先试点“一次检测、一次认证、一体通行”,创新实践“港资港法港仲裁”,形成“境外不落地购汇”等14项全国“首创”“首批”金融成果……细数前海的制度改革成绩单,一项项贸易、法治、金融领域的创新实践,无不彰显着前海冲破体制机制束缚的“破冰”之姿。
“我们获批了2亿美元的QFLP(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额度,在前海设立的QFLP基金正围绕医疗、先进制造、新能源等领域开展股权投资。”惠理集团中国业务副总裁、深圳公司负责人盛今对记者表示。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前海新设QFLP基金规模占深圳九成以上。持续吸引外资外企入驻的背后,是前海以制度创新促金融开放结下的“累累硕果”。目前,前海已形成包括跨境人民币贷款、跨境双向发债、跨境双向资金池、跨境双向股权投资、跨境资产转让、跨境金融基础设施在内的“六个跨境”金融品牌。
——把握主线,打造深港融合“加速器”。与香港一水之隔,“深港合作”始终是前海不变的“底色”。近年来,前海既服务香港所需,亦借助香港所长,在深港合作这条主线上书写融合的大文章。
在前海深港合作区,俯瞰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八栋建筑围合在一起构成了繁体的“梦”字,而这里正是许多香港青年的北上逐梦之地。“经过一番努力,目前我们的项目已经在深圳、东莞、广州落地了。”茵塞普科技创始人余广滔是一名香港青年,从香港科技大学毕业后便来到前海创业,运用生物科技、智能制造等技术,为有机固废资源化利用和蛋白质供应短缺问题提供解决方案,采取“前店后厂”的模式,茵塞普科技的产品已借助前海这个窗口销往全球。
像余广滔这样的香港创业青年正在前海加速聚集。截至目前,梦工场已累计孵化了1021个香港创业团队,累计发放香港青年扶持资金3.5亿元。包括初创团队在内,前海累计拥有注册港企近万家,仅2025年1至2月,前海新增港资企业295家,同比增长85.5%。
——链接全球,构筑对外开放“桥头堡”。作为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国际化是前海最鲜明的标识之一。过去五年中,前海不仅加快衔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打通全球贸易动脉,同时也积极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构建服务贸易新生态。
在深圳西部港区,智能分拣系统日夜不停运转,每天有超200个集装箱在此完成高效“全球集拼”——来自东莞的充电宝、惠州的稳定器、佛山的小家电,先在前海湾保税港区精准组货,随后通过海运12小时直抵东南亚,或通过空运24小时覆盖欧美市场。
这是前海打造的“MCC前海”新物流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来自海外和内地的不同类型商品,都可以实现分拣贴标,再统一装箱运送至香港,发往全球。美邦国际总经理汤玲丽介绍,以往即便货物只装了半个集装箱,运价也要按一个箱来计算。但在这种集拼模式下,企业可以与相同目的地的企业共享一个箱,大大节省运费开支,报关手续也大幅简化。
数据可印证开放成效:2024年,前海进出口7066.5亿元,同比增长42.4%;前海蛇口自贸片区进出口5367亿元,同比增长52.3%。与此同时,信息服务、科技服务产业加快集聚,跨境支付、游戏出海等服务贸易领域也稳步增长。
对于前海在深圳综改1.0阶段交出的“答卷”,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副院长兼前海分院院长曲建给出这样的评价:“若要打分,前海的表现是优秀的,其发展路径与探索经验已被多地借鉴,带动全国自贸区共同成长,早已不只是‘深圳的前海’,更是‘全国的前海’。”
今年6月10日,《关于深入推进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深化改革创新扩大开放的意见》发布,明确要求深圳再推出一批改革措施、落地一批创新试验、深化一批开放举措。这标志着深圳综改进入2.0时代。展望未来,面对综改2.0的“新考卷”,前海这一“试验场”还将继续发挥大作用,探索更多制度突破,进一步释放深港合作叠加效应,为高水平对外开放开辟更广阔的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