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8-26 04:23:00 股吧网页版
从“敢闯敢试”到“追求卓越”——企业家眼中的深圳精神
来源:上海证券报

  2025年8月26日,深圳经济特区迎来建立45周年。

  45年来,深圳以“敢闯敢试、开放包容、务实尚法、追求卓越、开拓创新”的特区精神,在一张白纸上画出最美最好的画卷。

  作为一个城市最具活力的微观主体,580多家境内外上市公司担当“火车头”,带动相关产业集聚发展,有力地助推了深圳的发展。上海证券报采访了“50后”“60后”“70后”“80后”“90后”的企业家代表,听他们讲述与深圳有关的故事,以及他们眼中最核心的深圳精神是什么。

  追求卓越

  迈瑞医疗李西廷:

  构筑坚实的技术护城河

  公司成立的第34个年头,迈瑞医疗已经成长为中国医疗器械行业龙头、全球领先的医疗器械与解决方案供应商。但迈瑞医疗董事长李西廷日前在接受上海证券报采访时说:“现在我们有些产品是超越了,但整体仍然处在量变的阶段,还达不到质变的效果。我希望迈瑞医疗可以为社会带来更多的改变与助力。”

  在这位“50后”企业家眼中,敢为人先、追求卓越,是深圳整个城市活力延绵的基因之一,也是迈瑞医疗的精神内核。

  20世纪90年代初,深圳高科技产业刚刚萌芽。李西廷和团队决心自主研发监护仪,打破国外垄断。“当时,个人还不能注册公司,政府特批才让我们‘注册下来’。”李西廷回忆道,没有抵押、没有担保,有的只是创新梦想和敢为人先的信任,当时的深圳科技局借出了启动资金。

  正是这笔“雪中送炭”的资金,让初创期的迈瑞医疗顺利推出了第一款自主研发的产品——单参数血氧饱和度监护仪,迈出自主创新的第一步。

  到了产品生产阶段,迈瑞医疗的资金仍然捉襟见肘。深圳市政府又协调银行,为迈瑞提供了500万元贷款,生产线才得以开工。“没有担保,也批了。”李西廷说,“那种敢于担当、支持创新的氛围,是深圳独有的。”

  迈瑞医疗的起步,离不开深圳政策的助力与信任的托举;而它的壮大,更得益于产业沃土的滋养。

  迈瑞医疗相继推出中国第一台便携式多参数监护仪、第一台准全自动三分类血液细胞分析仪、第一台全数字彩色超声……一系列产品填补了国内医疗器械领域技术的空白。

  “迈瑞能快速响应国际市场,离不开深圳强大的供应链支持。”李西廷坦言,“经过早期‘三来一补’加工贸易的积累,从模具、电路板,到机械加工、工业设计,在深圳都能找到最好的合作伙伴。”

  尽管已经成为行业巨头,近五年,迈瑞医疗的研发投入依然维持在营收的10%以上。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超40亿元。而持续的高强度研发,也为迈瑞医疗构筑起坚实的技术护城河。在监护仪、麻醉机、呼吸机、除颤仪等多个产品线中,公司不仅实现了国产扩容,更逐步进军国际高端市场。

  此外,迈瑞医疗也早已开启数智化转型。公司通过推动“设备+IT+AI”融合,打造出了“三瑞”生态系统,能够显著提升医疗设备的智能化和诊疗效率,实现了从单点技术突破到系统生态创新的能力跃升。

  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李西廷也在这里奋斗了38年。在他的观察里,深圳有一种精神:各行各业干工作都不只为了自己,更为了这座城市和国家的发展。“这种使命感,至今未变”。

  敢闯敢试

  海能达陈清州:

  从“一米柜台”走出的“小巨人”

  看着自动扶梯缓缓上升,年轻的福建小伙愣在原地。这是他人生第一次乘坐自动扶梯,兴奋地反复上下了好几趟。

  那是1987年,深圳国贸大厦,陈清州与特区的初次相遇。38年后,已经成为海能达董事长的陈清州在接受采访时,仍清晰记得那种躁动——“想去深圳闯闯”。在这位“60后”企业家看来,深圳45年沧桑巨变,就是闯出来的。

  1992年,陈清州毅然放下老家生意来到深圳。“当时,深圳特区处在转型期,不少人说‘深圳快过时了’,但我义无反顾。”

  “天天被‘金砖’绊倒”——陈清州这样形容初到华强北的感受。他穿着拖鞋漫步街头,因为路面不平,常常踢到砖头。他说:“那时候,我感觉华强北到处都是商机。”

  几乎没有犹豫,他在华强北租下了一个“一米柜台”,做起对讲机的生意。后来,不满足仅仅做贸易的陈清州创立了“好易通科技有限公司”,这是深圳首批注册的民营科技企业之一,也是专网通信“小巨人”海能达的前身。

  1995年,好易通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C160对讲机,并通过了当时的原电子工业部移动通信质量检测中心的标准检测,开创了民营企业自主研发对讲机的先河。

  好易通乘着中国经济腾飞的东风,仅用了3年时间,就成长为国产对讲机的“龙头企业”。不过,在陈清州看来,小产品要做成大生意,需要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他开始把目光投向了海外。

  1997年,深圳市政府组织企业家赴美考察。这是陈清州第一次出国,一边震惊于现代化的城市建设,一边在美国的超市里发现了商机。他说:“当时,一瓶可乐在美国的售价是2.5美元(约25元人民币),可国内仅售1.3元。”

  “根本不懂差价形成的原因,也没有去深究。只是想着如果拿对讲机到美国卖,一定能赚大钱。”这个朴素想法,成为好易通“闯出去”最初的动力。

  然而,将中国产品卖给外国人并没有那么容易。“对讲机市场空间本来就有限,面对摩托罗拉、日本建伍等的激烈竞争,我们能做的只有不断创新,保持技术领先,将产品做到极致,才能在夹缝中求得生存。”陈清州说。

  陈清州带领企业“闯”出了“新路”。2004年,好易通在美国、英国成立子公司;2008年,自主研发出专网通信系统,“专业无线通信”成为公司重要发展方向;2010年,启动全球品牌战略并正式更名为海能达(Hytera);2011年,在深交所挂牌上市。

  时至今日,海能达已逐渐成长为一家聚焦专用通信细分领域的公司,致力于为公共安全、应急、能源、交通等行业提供更快、更安全、更多联接的通信设备及解决方案。

  “没有深圳这样的创业环境,绝对没有今天的海能达。”陈清州说,海能达希望能继续为深圳的发展添砖加瓦。未来海能达会继续深耕专网领域,希望通过不断创新,让海能达成为全世界领先的专网通信公司之一。

  开放包容

  华大基因赵立见:

  让基因科技在深圳开花结果

  1999年,当华大集团(以下简称“华大”)在北京成立时,没有人能预料到,这家科研机构会成长为全球基因科技的领军企业。而2007年南迁深圳的决定,则成为华大从科研机构到产业巨头、从中国迈向世界的关键转折点。

  为什么在众多城市中选择了深圳?

  华大基因总经理赵立见告诉记者:“深圳的开放、创新和包容,让华大得以自由地发展和成长。”

  十多年前,华大的产业化和商业化之路正值起步,基因科技作为相对前沿的领域,存在着诸多争议。

  在充满不确定性的前路上,华大将目光望向了创新的沃土——深圳,而这座城市也以开放包容的精神,向华大敞开了怀抱。

  2007年4月,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原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成立,华大的“深圳时间”就此开启。

  “70后”赵立见1999年就与华大结缘,从实习生做起,2021年6月成为华大基因总经理。回忆起南迁深圳的筚路蓝缕,赵立见最深刻的感受是,深圳有着“敢为人先”的开放生态,也有着包容失败的底气,更有政企共舞的赋能机制。他说:“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是这座城市的特质。深圳对华大的支持并非简单政策优惠,而是构建了‘科研—产业—民生’的价值闭环。”

  时间证明,华大的选择没有错,它在深圳这座城市里“开花结果”。深圳也在接纳和托举起华大的同时,迎来了基因科技产业对城市经济与社会的反哺。

  2008年,华大基因率先成功研发出基于高通量测序的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技术,通过检测孕妇外周血中的游离DNA,评估胎儿罹患唐氏综合征(21-三体综合征)等染色体疾病的风险。

  2010年开始,该技术逐渐进入到临床,实现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技术在全球范围内从0到1的突破。

  2017年,深圳市卫生健康委正式发文,把技术落地为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把华大基因这一尖端科技快速转化为了民生福祉——在深圳的每一个孕妇都可以免费享受到这项检测,该技术的应用使得深圳唐氏综合征的防控取得了阶段性的进展,更助力深圳打造出高水平的母婴研究基地。

  从基础科研到普惠医疗,华大基因在深圳实现了产业化的跨越。同年,华大基因登陆深交所创业板,作为“基因测序第一股”敲钟上市。

  “自华大基因成立以来,便始终坚持以‘基因科技造福人类’大目标为导向,致力于成为全球覆盖全产业链的精准医疗和公共卫生领域的引领者。”在赵立见眼中,深圳的开放包容也为华大基因提供了“走出去”的底气。

  “展望未来,华大基因希望在生命科学、精准医疗、全球健康治理等领域形成示范效应,成为深圳乃至中国科技创新的标杆。华大基因的战略蓝图与深圳开放包容的气韵将持续同频共振。”赵立见相信,城市与企业相互托举的故事,还将延续。

  务实尚法

  佰维存储何瀚:

  在市场化春风中乘势而上

  “与许多地方依靠政府强力规划和直接扶持不同,深圳政府既不从旁掣肘,也不刻意兜底。”日前,佰维存储总经理何瀚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深圳以一系列改革创新举措打造了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为佰维存储提供了充分发展空间。

  2019年,“80后”何瀚加入佰维存储,成为“新深圳人”。他对深圳的第一印象就是两个字:务实。“深圳最大的特点就是市场化。作为服务型政府的典范,深圳‘无事不扰,有事必应’,企业得以真正以市场为导向,专注做产品、拼技术。”他说。

  佰维存储成立于2010年,专注于半导体存储器领域。早在行业尚未完全转型时,公司就果断放弃盈利的U盘业务,提前押注智能手机与PC领域存储器的研发,并自建12英寸晶圆封测产线。这种对市场风向的敏锐判断与快速响应,成为佰维发展的底层能力。

  在智能穿戴浪潮兴起之时,公司推出嵌入式ePOP等定制化产品,进入国内外头部客户供应链;

  在AI与智能汽车成为新质生产力代表时,公司快速布局AI服务器存储、AI手机、智能座舱等前沿应用领域;

  在本地化市场需求推动下,公司在主控芯片设计、存储解决方案研发、先进封测和封测设备等核心环节加速投入,推动研发封测一体化能力建设。

  2022年底,佰维成功登陆科创板,迈上新征程。何瀚表示:“资本的加持让我们敢于穿越周期,坚定进行长期投入,聚焦自主技术突破与高质量发展。”

  深圳的市场化不仅体现在企业成长路径上,更体现在完善的创投生态系统上。2018年,存储行业正处低谷,佰维存储也面临业绩压力。本土创投机构达晨资本凭借对行业趋势的精准判断,成为佰维的重要投资方。这笔投资不仅成功“输血”,助力公司走出低谷,也成就了一段创投佳话。

  深创投、东方富海等深圳本土投资机构陆续跟进,不仅提供资金支持,更带来产业链资源协同。这种“深圳式投资”,体现的是市场判断力与长期陪伴力的结合,也是深圳“政府不兜底,市场有温度”的真实写照。

  当前,佰维存储已成长为国内存储产业链的头部企业,业务涵盖主控芯片设计、固件算法开发、存储解决方案研发、先进封测、测试装备开发等核心环节,具备全栈一体化能力。

  市场化环境的持续优化,为佰维存储从制造起步、向技术密集型企业转型,最终成长为“链主型”企业提供了持续动力。

  开拓创新

  亚辉龙胡鹍辉:

  打造体外诊断全球品牌

  从最初几个人的小团队,到产品遍布全球120个国家和地区、覆盖国内70%的三甲医院的领军企业,亚辉龙用17年时间,在中国体外诊断领域开拓出一方天地。

  “从深圳开拓创新的热土中成长起来,亚辉龙自诞生之初便将‘开拓创新’植入基因。”亚辉龙董事长胡鹍辉在接受上海证券报专访时表示。

  2008年,亚辉龙在深圳成立。彼时的中国体外诊断市场仍被罗氏、雅培、西门子等跨国巨头所主导,亚辉龙决心开创中国的体外诊断民族品牌,坚定投入免疫诊断的化学发光技术路线。

  2013年,亚辉龙化学发光技术平台研发项目立项,经过两年多时间,公司取得了化学发光领域的自研技术突破,一举打破技术垄断,填补了国内市场空白。

  2018年,“90后”胡鹍辉从父辈手中接过“接力棒”。2021年,亚辉龙登陆科创板。

  “这是亚辉龙的新起点。我们有了资金和场地,能够布局长远战略、开拓前沿技术。”胡鹍辉介绍,上市以来,公司加速创新,iFlash系列高速化学发光仪、iTLA Max实验室智能化自动化流水线系统等高端仪器相继上市;覆盖心脑血管、自身免疫、生殖健康等多领域的检测产品性能打破国际巨头垄断;结合AI等创新技术开发出的涉及糖尿病动态监测的胰岛功能数智平台、抗核抗体(ANA)荧光判读系统等产品推出,夯实了亚辉龙在自免诊断领域的龙头地位和创新引领者地位。

  亚辉龙从未止步,近年来,“首个”不断出现。

  今年,亚辉龙联合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顺丰旗下丰翼科技,构建起全国首个医疗低空物流智能平台,通过无人机配送检验样本,将传统地面运输所需的30分钟缩短至仅8分钟,有效解决了传统医疗物流的时效性、覆盖性和安全性难题。

  在心脑血管领域,2025年8月,亚辉龙发布了全球首个基于支链氨基酸/支链α酮酸(BCAA/BCKA)检测的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FpEF)诊断试剂,预计将在2026年推向市场。

  亚辉龙还牵头了国家“十四五”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高性能免疫现场快速检测系统研发”,通过应用转化微流控化学发光技术,可实现15分钟内完成多个心血管项目的全血联检,为胸痛中心等急救场景提供黄金时间窗口。

  除了技术上的开拓创新,国际市场的开拓亦是亚辉龙所锚定的目标。公司产品已走进美洲、欧洲、亚洲、非洲等120个国家和地区。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