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事一次办,惠企便民齐称赞。前不久,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交通运输局在办理艾郎风电百米叶片的大件运输许可审批中,依托“一体化+智慧执法+信用监管”交通综合执法新模式,将审批时间从法定承诺三类件20个工作日压缩至5个工作日,有力地支撑了本地制造业大型设备的特种运输。
南通深化作风建设,将规范涉企检查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关键抓手,通过精准施策、科技赋能、制度创新,构建起“无事不扰、有求必应”的政商关系,让企业和商户在规范监管中感受到“法治温度”,在高效服务中激发“创新热度”。
精准服务
“2023年投产以来,公司的销售额爆发式增长,发展实现‘三级跳’。”安费诺公司总经理胡卫忠说。该公司坐落于南通高新区,是以生产电子连接器为主的电子元器件制造商,合作商囊括多家国际知名科技与互联网企业。然而几年前,该公司所在地还只是一家印刷包装公司的闲置地皮。
“种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南通市纪委监委聚焦涉企行政检查关键环节,着力破解难点堵点问题,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自开展国有资产清查利用专项行动和监督体系试点以来,高新区排查出一批低效闲置资产。地方纪委监委从厘清职责入手,督促推动低效闲置资产的盘活利用。彼时急需在国内扩充产能的安费诺公司正在寻求新的发展空间,经反复考察比选,最终相中这块优质资源,认为最契合企业的是“轻资产”运营模式,果断决定落户于此。
企业引进来,更要留得住。地方纪委推动建立健全跨部门联动机制,跟进监督项目改造扩建,仅用4个月即完成从深化方案设计到竣工交付的全流程服务,确保安费诺项目快速落户投产。2年时间内,应税销售实现了14倍速的爆发式增长,亩均税收超千万元。
近年来,南通市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不断擦亮“万事好通”营商服务品牌,把解决企业难题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内容,通过办实事、办成事,赢得企业认可、群众满意。
民有所呼,政有所应。南通通过“万企大走访”“惠企通·政策小灵通”等载体,收集并解决企业诉求。资产数据库精准匹配闲置物业,拿出改造方案;联动住建、资规等六部门成立“一站式”服务专班,解决竣工、质量、消防等验收问题……面对安费诺员工的住宿需求,高新区迅速行动,既解决了企业发展难题,又盘活本地“沉睡资产”,在政企互助中实现双赢。
联合入企
“现在政府检查尽可能‘一次性上门服务’,企业不用频繁应对多头检查,能更专注自身经营发展。”谈及南通市崇川区近期开展的特种设备安全检查,南通万象城营运经理曹陈国告诉记者。
政府多跑腿,企业少折腾。南通市聚焦企业反映的执法扰企问题,持续优化自身作风,积极探索“服务+监管”新模式,通过开展合并联合式检查、分级分类监管等举措,压减涉企检查频次,有效解决多头、重复、低效检查问题,做到便民利民、无事不扰。
近日,崇川区市场监管局联合区商务局、文旅局、应急管理局,开展特种设备安全生产“双月”督导服务暨涉旅场所安全生产联合检查。检查组深入探险王国、奇妙农场、万象城等文商旅场所,针对各个场所的实际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联合检查。“我们既要当好安全底线的守护者,更要做企业发展的护航员。联合检查弥补了我们对旅游场所特种设备监管‘有心无力’的不足,让监管既有力度更有温度。”崇川区文旅局旅游科科长顾金玉说。
“以前执法人员到店检查,多少会影响到我们做生意,现在用无人机巡查,既能提醒企业规范经营,又减少了对企业的干扰。”对于近日上岗的“空中哨兵”,不少店家给出好评。
以科技赋能执法为突破口,该市还创新探索利用4K高清无人机开展“精准化”非现场执法,通过空中巡查监测商户经营动态,一旦发现出店经营、违规占道等行为,第一时间远程提醒商户整改,对反复提醒拒不整改的商户,调度距离最近的街面执法力量线下响应,形成“空中扫描预警、街面快速响应”的治理模式。
“非现场执法既提高了执法效能,又避免了频繁上门检查对商户正常经营的干扰,这种‘无声守护’的方式,让商户更加真切地感受到执法温度,实现执法效能与营商环境的双提升。”崇川区城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数字赋能
“滴!扫码成功!”在南通某船务公司门口,执法人员通过全市综合集成监管平台扫描企业门前标准地址码,上门检查的相关信息就显示了出来。
企业数量多,涉企行政检查业务量大,如何在行政执法检查保质保量的同时,还能减轻企业的迎检负担?数字赋能,构建综合集成监管平台,是南通给出的答案。
去年以来,该市靶向攻坚涉企行政检查中重复检查、多头检查、负担过重等突出问题,创新构建综合集成监管平台,通过“并、减、联、分”四项举措,大大提升了监管效能,也优化了营商环境。
据介绍,四项举措分别为:“并事项”,以数据整合为基础,平台归集265项监管事项清单、648项执法清单及38万家经营主体信息,建立“四张清单”制度,实现执法标准统一和柔性监管;“减频次”,通过“一企一码”数字赋能,统筹整合35个执法部门检查事项,建立“扫码入企、事前预约、信息共享、联合执法”闭环机制,实现执法检查从“分散扰民”到“统筹惠企”根本性转变;“联合查”,依托“双随机、一公开”机制,智能整合跨部门检查任务,推动“进一次门、查多项事”,引入AI服务管家“企晓法”,为企业提供合规咨询,提升服务效率;“分类管”,构建“风险+信用”分级评估体系,对高信用企业实行“非触发不检查”,对高风险主体精准聚焦执法资源,既保障监管效能,又避免过度干预。
自今年4月综合集成监管平台上线运行以来,当地组织开展执法部门培训10场(次),覆盖执法人员5000余人。通过平台建立“综合查、集成管”联合监管场景79个,“企晓法”智能管家已为企业提供430多次咨询服务,实现全市行政检查业务全流程在线流转、在线监督。“通过数字化手段统筹执法资源、规范检查流程、强化服务导向,让企业感受到了作风建设带来的效率提升。”南通市司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