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8-26 16:45:40 股吧网页版
新茶饮检测引热议,五问新茶饮中的反式脂肪酸
来源:新京报

  8月25日,有报道称,喜茶、奈雪、蜜雪冰城、茉莉奶白、爷爷不泡茶、茶百道等主流新茶饮品牌的产品被送至专业机构检测,结果显示部分产品中检出反式脂肪酸。对此,有行业专家表示,乳及乳制品中本身含有天然的反式脂肪酸,而目前的植脂末产品已能够做到“0反式脂肪酸”,因此不应仅以“检出反式脂肪酸”作为传播焦点。那么,检出反式脂肪酸的新茶饮还能不能喝?我们通过以下五个问答为大家解析。

  1、奶茶中的反式脂肪酸从何而来?

  脂肪酸有两种存在形式,一种为顺式脂肪酸,另一种为反式脂肪酸。在自然状态下,大多数不饱和脂肪酸都是顺式脂肪酸。天然食物中也存在反式脂肪酸,主要包括牛、羊等动物的肉、脂肪、乳及乳制品等。一般情况下,天然食物总脂肪中含有2%—5%的反式脂肪酸。此外,在加工食品中,反式脂肪酸主要存在于奶油类、煎炸类、烘烤类和速溶类食品中,如炸薯条、炸猪排、烤面包、西式奶油糕点及饼干等。另外,氢化植物油也是反式脂肪酸的来源之一。

  为何奶茶中也会检出反式脂肪酸呢?喜茶方面表示,该内容为不实信息,严重误导了消费者。其所有产品均使用真奶、真茶、真果、真糖等高品质原料,所有原料都会经过专业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符合相关标准。喜茶的每款产品也会送到专业机构进行检测,全线产品符合“0奶精、0香精、0果葡糖浆、0植脂末、0氢化植物油、0反式脂肪酸、0速溶茶粉”的要求。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发布的《中国居民反式脂肪酸膳食摄入水平及其风险评估》报告显示:乳及乳制品中天然来源的反式脂肪酸平均含量为0.83g/100g。

  食品工程博士、科普作家云无心表示,不应以“检出反式脂肪酸”来误导公众。目前使用植脂末等原料的奶茶反倒是不大可能检出反式脂肪酸,反而是用真牛奶、轻奶油的茶饮产品因为乳品中有天然反式脂肪酸而“被检出”。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阮光锋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牛奶中天然就含有反式脂肪酸,只要不是大量摄入含反式脂肪酸的食物,健康风险很低,大家不用对反式脂肪过于恐慌。乳业专家宋亮指出,如果奶茶中使用的是真奶原料,那么其中检测出微量的反式脂肪酸可能是天然的,这与使用氢化植物油、植脂末等原料带来的反式脂肪酸在健康影响上有所不同。

  2、国家对于反式脂肪酸的要求是什么?

  根据报道,喜茶烤黑糖波波牛乳茶反式脂肪酸检出值为0.113g/100g,奈雪金色山脉珍珠奶茶反式脂肪酸检出值为0.0144g/100g,爷爷不泡茶空山栀子反式脂肪酸检出值为0.0117g/100g,霸王茶姬伯牙绝弦反式脂肪酸检出值为0.0133g/100g,茉莉奶白栀子奶白反式脂肪酸检出值为0.0129g/100g。但上述检出量都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28050-2011)关于“0反式脂肪酸”(低于0.3g/100)的声称要求。

  据了解,加工食品是城市居民膳食反式脂肪酸的主要来源,占反式脂肪酸总摄入量的71.2%,其中植物油的贡献率最高,约为 49.8%;其他加工食品的贡献率均较低,如糕点、饼干、面包等常见食品的贡献率分别为 4.1%、2.5%和2.3%。天然来源反式脂肪酸占居民膳食反式脂肪酸摄入水平的28.8%,其中主要贡献来自乳类(17.1%,包括液态乳和发酵乳)和生鲜牛羊肉及制品(11.8%)。反式脂肪酸含量很高的食品(如人造黄油等),因消费量低而对膳食反式脂肪酸摄入的贡献率不足1%。

  此外,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规定,如食品配料含有或生产过程中使用了氢化和(或)部分氢化油脂,必须在食品标签的营养成分表中标示反式脂肪酸含量。

  3、为何要检测反式脂肪酸?

  归根结底,此前检测反式脂肪酸主要是用来检测该产品是否使用了奶精(即植脂末)。由于早期技术下的植脂末中存在反式脂肪酸,主要源于其原料植物油在氢化过程中发生化学反应。氢化植物油通过不饱和脂肪酸转化为饱和或半饱和状态,此过程会生成反式脂肪酸。氢化植物油是植脂末的核心原料之一,其目的是改善油脂稳定性并延长保质期。氢化过程中,植物油分子中的双键(顺式结构)被破坏,形成反式双键(反式结构),导致不饱和脂肪酸转变为固态或半固态。

  有新茶饮行业研发人员称,植脂末中的氢化植物油含有反式脂肪酸,对心脑血管健康不太好。凡是有看配料表习惯的消费者,看到“植脂末”可能就对产品印象不好了,因此就导致了现在的消费者“谈植脂末色变”。但其实真正对人体健康产生威胁的是反式脂肪酸,两者并不能混为一谈。植脂末是我国法规允许使用的一种食品原料,目前的技术已经可以做到让植脂末“0反式脂肪酸”。

  4、什么是植脂末?

  植脂末又称奶精,是以精制植物油或氢化植物油、酪蛋白等为主要原料的产品。北京一位乳企研发人员曾告诉新京报记者,植脂末有奶香味,但口感与奶粉相比较差,企业使用植脂末的一个主要目的是减少奶粉的使用、降低成本。一直以来,尽管各方在努力科普,但消费者对于植脂末的偏见并未消除。作为一种仿乳制品,植脂末与奶粉有相似的感官品质,可以替代奶粉添加在其他食品中以提高产品风味等。

  现行有效植脂末行业标准为2015年10月1日实施的《植脂末》(QB/T 4791-2015)。但2015版标准对植脂末定义表述与市场产品情况存在一定偏差。按照新修订标准定义,植脂末是以糖(包括食糖和淀粉糖等)和(或)糖浆、食用植物油及其制品为主要原料,添加或不添加乳和(或)乳制品等其他食品原辅料、食品添加剂,经喷雾干燥等加工工艺制成的粉末状或颗粒状产品。

  2023年1月,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2022新茶饮研究报告》显示,2022年新茶饮在诸多方面存在着餐饮业常见的共性难题,包括无法完全消除的食品安全风险;同时,高糖和植脂末问题是新茶饮最常被误解的两个方面。调查中发现,有消费者将新茶饮与植脂末、反式脂肪酸、致癌直接等同,这也是抵制新茶饮的关键原因。尽管各方在做相关科普,但消费者依旧对植脂末有着较深的误解。

  5、植脂末就一定含有反式脂肪酸吗?

  有植脂末生产企业佳禾食品发文称,2021年该公司启动“0反式脂肪酸行动计划”,2022年底含人工反式脂肪产品全面清零,目前在市面上买到的所有佳禾产品均不含反式脂肪。江南大学食品学院教授王兴国表示,从植脂末行业层面看,不用部分氢化油脂,做到零反式脂肪酸已经非常普遍。将植脂末与反式脂肪酸简单等同,或将植脂末与部分氢化油划等号都是不准确的,也不符合当前植脂末产业的现状。

  事实上,植脂末就不能与反式脂肪酸划等号。如今随着食品科学技术的发展和革新,氢化植物油等食用油脂制品中的加工来源的反式脂肪可以得到很好的控制,出现了使用非氢化工艺的油脂制品,使得很多氢化植物油、植脂末、代可可脂等产品所含的反式脂肪大幅下降,甚至实现了“0反式脂肪”。

  标准方面,今年1月,中国饮料工业协会向各植脂末生产企业、相关企事业单位发布通知称,《植脂末》行业标准被列入修订工作计划。按照标准制修订工作程序,现对已完成的《植脂末》行业标准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根据征求意见稿,对于植脂末的理化指标,新修订标准通过提高“过氧化值”指标要求,增加“酸价”指标要求、对“反式脂肪酸”进行分级,解决了植脂末部分理化指标要求过低、理化指标要求不全面的问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