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港交所披露易官网发布的信息,成都国星宇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星宇航”)于8月25日更新招股说明书,处于“处理中”状态。此前,国星宇航曾于今年1月27日首次递交港股招股书,保荐人为国泰君安国际,于7月27日失效。
国星宇航头顶“AI+卫星”“算力+商业航天”等多个光环,其与之江实验室等共建的全球首个太空计算星座已于今年5月首发成功。在最新招股书中,国星宇航新增9个月的业绩数据,近两年收入均超5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76.6%,但仍未盈利。
重新递表意味着国星宇航将继续在港股冲刺“商业航天第一股”。

近两年年收入均超5亿元
仍未实现盈利
相比2025年1月初次提交的版本,国星宇航更新后的招股书新增9个月的业绩数据。从新增数据来看,公司的营业收入及毛利均呈增长趋势。最新版本的招股书显示,国星宇航2022年至2024年分别实现收入1.77亿元、5.08亿元、5.53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76.6%;2025年上半年实现收入2.41亿元,同比增长65.1%。

之所以取得业绩增长,国星宇航表示:“得益于在轨运行及空间AI技术领域的重大进展,以及卫星制造流程及量产能力升级优化,我们加强了产品竞争力。以上两项主要因素,共同推动业务快速增长、加强我们获取高价值订单的能力、扩大客户基础,并促成收入强劲增长。”
国星宇航尚未实现盈利。2022年、2023年、2024年国星宇航净亏损分别为0.909亿元、1.393亿元、1.772亿元,2024年上半年、2025年上半年分别亏损1.980亿元、1.920亿元。预计2025年仍将产生净亏损。
亏损原因在于国星宇航处于早期爬坡阶段,在研发并发射AI卫星的同时,亦专注于开发核心技术以提升AI算法及算力。“这些努力对建立天基算力以支持我们星基解决方案的持续发展而言至关重要。在此阶段,我们战略性地将获取客户及发展关系列为优先考量,同时亦专注于透过具竞争力的薪酬方案留住人才。”
国星宇航预计,AI卫星业务的盈利能力在以下多项因素的推动下将有所改善:AI卫星技术进步及客户订单增加;强化制造流程的成本效益;批量化制造带来的规模经济;竞争及科技进步导致卫星发射成本减少;及提升竞争优势及把握市场机会。
在国星宇航2023年的一笔5亿元公开融资中,领投方为洪泰基金,其他投资者还包括泰山城建集团、青岛海发集团、嘉兴嘉秀集团、策源资本、芜湖产投。
“星算”计划已稳步启动
据招股书介绍,国星宇航采用的一体化业务模式,涵盖卫星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从卫星设计、研制、发射协调,在轨运行和控制管理到星基解决方案。一体化业务模式旨在确保卫星部署及运营的所有阶段功能无缝衔接,从而收集广泛且高质量的卫星数据,作为先进星基解决方案的基础。卫星及相关服务、星基解决方案构成了国星宇航的两大主营业务。
卫星及相关服务涵盖全卫星生命周期,从有效载荷、平台及整星研发、组装及测试、发射协调以及在轨交付直至发射后运营及控制管理。其卫星设计通常用时约三周,卫星研制约四个月。一般而言,卫星于签订发射合约后一年内发射。
星基解决方案通过卫星遥感数据和专有的灵境引擎定制提供。通过多源数据融合及系统集成,国星宇航将2D卫星遥感数据转化为3D数字模型,满足空间智能与算力服务、数字城市应用、城市治理、文旅及游戏应用等各项行业应用。

根据咨询机构弗若斯特沙利文统计,以2024年收入计,国星宇航在管理卫星行业全价值链的所有中国民营商业航天公司中排名第二。公司于2018年12月发射了中国第一颗AI应用卫星;于2024年2月发射了中国第一颗AI智算卫星;于2025年5月14日,成功执行了太空计算星座021任务,用12颗卫星组成全球首个太空计算星座。
太空计算星座021任务既是国星宇航发起的“星算”计划首次发射,也是之江实验室“三体计算星座”的首次发射。首发星座由国星宇航、之江实验室、四川省内江高新区共建。
首发星座通过星间激光高速互联、星座稳定组网和算力分布式调度,构建开放共享的太空计算系统,打造天基智能计算基础设施。星座将完成太空计算系统建链、组网、成云等天基计算基础功能的在轨验证和应用。首发星座的建设将构建未来算力网络,实现特定场景由“天数地算”向“天数天算”转变,满足日益增长的太空即时计算需求。
首发星座由国星宇航、之江实验室共同研制,12颗计算卫星采用国星宇航自研的智能网联卫星平台,除配套了国星宇航自研的AI载荷外,还搭载了之江实验室研制的星载智能计算机等太空计算软硬件和天基模型,实现了“算力上天、在轨组网、模型上天”。计算卫星单星最高算力达744TOPS,首发星座具备5POPS的太空计算能力,星间激光通信速率最大可达100Gbps,星座组网后将形成全球最强的太空计算能力。卫星同时搭载了80亿参数的天基模型,将执行天文科学观测等在轨任务。
除太空计算与太空互联能力外,首发星座卫星还配置了对地遥感载荷,借助星载计算能力,将探索验证数据的实时在轨处理,通过降低数据传输成本和时间延迟,提升数据处理效率,同时通过卫星灵境引擎,可以为应急安全、低空经济、游戏文旅等行业提供卫星三维数字孪生数据和应用服务。首发星座形成的卫星三维数字孪生数据后续将落地内江高新区,为内江发展卫星智能数据产业提供海量数据支撑,成为内江发展商业航天产业的核心数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