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时代的浪潮之巅,操作系统(OS)作为计算生态的“根技术”,始终是全球科技竞争的战略高地。
8月26日,在2025中国操作系统产业大会上,中国电子旗下公司麒麟软件正式发布银河麒麟操作系统V11。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麒麟软件方面获悉,该系统是国内首个基于Linux Kernel 6.6内核构建的商业版操作系统,其发布标志着我国操作系统产业正式进入高稳定、强安全的核心能力建设新阶段。
有业内人士对记者指出,在人工智能重塑全球技术格局的今天,国产操作系统正以开源开放之态、生态聚合之力,加速迈向“中国创造”的新范式。
国产操作系统新突破
“银河麒麟操作系统V11基于6.6内核构建,包括全新体验、智能好用的桌面操作系统和智算使能、稳定安全的服务器操作系统,具有全新定义的架构、智能好用的体验、全域可控的安全和原生开放的生态。”中国电子、麒麟软件首席科学家韩乃平表示。
据记者了解,本次发布的操作系统在多个维度实现突破。
其中,在技术创新方面,银河麒麟操作系统V11支持Linux Kernel 6.6内核最新特性、新增了120多个自研特性。这一系统采用了全新“磐石架构”,以不可变系统提升了系统的可靠性,以开明软件包格式实现了“一次构建,跨版本运行”。同时,该系统通过多样算力融合调度,实现算力统一纳管,解决资源碎片化与调度复杂问题。系统还预装了AI子系统、AI助手,支持一键唤醒,灵活调度本地、云端算力,本地模型支持图文生成。
在网络安全形势日益复杂的今天,操作系统的安全性成为关键考量。安全性能方面,银河麒麟V11形成“安全可信、内生双体系架构”,实时应对各种安全威胁。该系统通过文件保护箱、屏幕防截屏、文件传输加密、文件粉碎机等,对文件实现全链路安全防护;在上架、安装、更新、卸载等环节,对应用进行全生命周期保护;采用麒麟天御安全域管平台则实现安全管控闭环,以策略分级机制推动精细管理落地。
操作系统的核心竞争力最终体现在用户体验上。应用体验方面,在自研显示框架WLCOM支持下,银河麒麟V11做到高清视频无损播放,百窗同开依旧丝滑。文件管理器实现多标签、智能空间等易用新特性。AI助手、麒麟速记、个人知识库升级,让系统更加智能化。算力共享技术突破本地算力限制,实现了智能延展、强弱协同。窗口贴靠、智慧屏保、多端协同等功能,则可提升系统的易用便捷性。
针对服务器场景,银河麒麟V11实现了AI环境易配易用、AI推理即用即优;增强了在离线混部技术,大幅提升计算资源利用率;突破“高性能用户态网络协议栈”技术、研发多路径MPTCP部署工具,对网络时延、网络并发要求极高的证券交易类等高端业务场景实现可靠保障。
生态建设是操作系统的生命线。生态建设方面,Kylin SDK(软件开发工具包) 提供了过2200个开发接口,并在开发者论坛提供了体系化的工具套件。记者获悉,作为首个突破百万生态的国产操作系统,麒麟操作系统已完成总量超700万项软硬件适配,与国内主流CPU、GPU及板卡实现全面兼容。
国产软硬件协同发展
业内专家认为,操作系统底层架构的升级,为人工智能时代的创新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国产操作系统的快速发展,正在为国家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中电标协RVEI工委会战略指导委员会主任倪光南指出:“国产操作系统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并呈现开源开放的新态势,正不断缩小与海外主流操作系统的差距。新一代麒麟操作系统开始了全新内核架构等新方向的探索,广泛支持国内外主流芯片的同时,也创新地与开源软件、AI大模型等技术融合发展。”
值得关注的是,银河麒麟操作系统已覆盖党政、金融、通信等领域,服务超7万家用户,连续14年保持中国Linux市场占有率第一。
麒麟软件党委书记、董事长谌志华表示:“目前麒麟操作系统实现了部署规模突破1600万套的跃升,通过主动融合运用新兴技术,充分做好新技术与传统应用软件、传统硬件设备、传统用户场景之间的对接。”
此外,他认为,操作系统产业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多方共同努力。操作系统企业需要加大研发,尤其是探索与人工智能技术的结合;行业内需要形成更明确的分工,以满足不同市场的需求;同时,需要建立统一的行业标准和接口规范,来提升软硬件适配效率;此外,还需要鼓励更多生态伙伴进行原生应用的开发和适配,从而在根本上提升用户体验。
记者还注意到,中国电子计划在“十五五”期间投入百亿元资金,重点支持操作系统完成自主能力提升、AI创新应用、开源社区汇智、使用体验优化和生态聚合等重点任务。
这种产业协同的发展模式,正在带动整个产业生态联动,完成从“功能性支撑平台”向“智能型链接基座”的能力范式升级和战略位势转型。
中国软件行业协会数据显示,未来5~10年,我国软件行业将展现出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巨大的发展潜力,软件产业规模有望保持12%~15%的年复合增长率。该协会预计,2025年,我国软件产业规模有望突破15万亿元,到2028年,这一数字有望突破20万亿元。
华泰证券指出,国产软硬件协同成果显著,国产算力的基础设施需求有望维持高景气。中原证券表示,基础软件行业下半年或将继续受益于“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的需求释放,增速有进一步加快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