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湖北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达5742.93亿元,是2020年的2.4倍,占GDP比重年内将突破10%。8月26日,湖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举行“决胜收官‘十四五’ 谋篇布局‘十五五’”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三场——数字湖北篇,证券时报记者从现场了解到,湖北数字经济综合实力迈入全国第一梯队。
发布会现场公布的数据显示,湖北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四上”企业总量已超过6000家。其中,数字经济领域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92家,A股上市企业48家,全球独角兽榜单企业在榜6家。
省会武汉在“十四五”期间数字经济发展亮点颇多。武汉市数据局党组书记、局长王烁表示,武汉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以上,占GDP比重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2024年达3087亿元。今年上半年,全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开票额3542亿元,同比增长14.7%,综合实力稳居全国前十。
目前,武汉涌现出智能汽车AI芯片黑芝麻智能、国产数据库达梦数据、交互式AI声通科技、电竞星竞威武、智能时序数据元光科技等5个全国上市“第一股”。
从全省范围来看,湖北省数据局党组书记、局长周森锋介绍,全省数字经济产业不断升级,光电子信息产业规模去年突破万亿元,软件业务收入占中部六省总和近一半,人工智能、算力与大数据等产业加速发展,以集成电路、北斗及应用、元宇宙等产业为代表的数字产业新集群加速形成。
发展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底座需夯实。在算力基础设施方面,“已建成武汉超算中心、智算中心,十堰武当云谷,岳庙数据中心等一批重大项目,算力设施呈现集群化、绿色化加快建设的态势。”周森锋透露,目前算力总规模突破1.5万P,其中智算占比超七成,武汉算力公共服务平台上线运行。
网算融合也跑出了新速度。目前武汉—宜昌、武汉—襄阳—十堰400G算力大通道已建成,形成以武汉为中心、全国可达的“1-5-7-10”超低时延圈,即同城1毫秒、省内5毫秒、长江经济带7毫秒、全国八大算力枢纽中心节点10毫秒;全省基础电信企业通算规模达320万核,智算规模达5100P,边缘算力覆盖所有市州。
周森锋表示,湖北省已把推动可信数据空间“建、用、管、服”体系化发展作为推进数据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数据高效流通利用的关键举措,并于近期启动了可信数据空间创新试点工作,首批公布15个省级试点项目。
展望“十五五”,全省将加快建设中部算力和数据要素双枢纽,打造全国实数融合发展示范区和数智经济发展先导区,争取数字湖北建设水平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