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8-26 23:18:00 股吧网页版
决胜“十四五” 打好收官战|释放创新潜能!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稳步推进
来源:新华社

  新华财经北京8月26日电(记者温竞华)创新决胜未来,改革关乎国运。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是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的重要支撑。

  “十四五”期间,我国持续破除制约创新的体制机制藩篱,科技创新基础性制度框架基本确立,全社会创新创造活力进一步激发。

  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青岛德尔通用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工业环境污染治理的高新企业,创新需求强烈却缺专家资源。“我们在云端平台发布了技术需求,通过大数据精准匹配,很快就被来自高校的科研团队‘接单’。”企业负责人宋时香说,在“智库”赋能下,公司产品即将“上新”。

  近年来,青岛市打造“云端研发”新模式,通过大数据平台、工业互联网等方式整合“政产学研金服用”各类创新资源要素,帮助解决中小企业“不想创新、不会创新、不敢创新”的问题。

  “十四五”时期,我国不断健全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的制度安排,推动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支持企业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支持企业参与国家重大科研任务,企业牵头和参与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数量占比约80%;持续优化税收优惠政策,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由75%提高至100%;强化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一批企业牵头的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等高能级创新平台建立……

  目前,我国高新技术企业超46万家,规上工业高新技术企业达16.9万家。570多家工业企业入围全球研发投入2500强,占比近四分之一。科技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出题人”“答题人”“阅卷人”作用日益凸显。

  科技部七司副司长秦浩源说,将进一步建立培育壮大科技领军企业机制,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创新联合体,促进产业链上下游融通创新。

  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科技成果转化是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无缝对接的重要“关口”。“十四五”以来,一系列改革举措加快畅通从实验室到市场的转化路径。

  今年7月,武汉新能源研究院概念验证中心正式启动。这一平台打通“概念验证、中试放大、孵化加速”全链路接力环,将助推科创成果转化落地。

  近年来,一批概念验证、中试验证平台加快布局建设,首台(套)、首批次、首版等重大科研成果加大示范应用,正推动科技成果加速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为破解科研人员“不敢转、不愿转”烦恼,我国推动开展职务科技成果赋权、职务科技成果资产单列管理、科技成果评价3项改革试点,激发科研人员成果转化积极性。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试点期间,已向40家单位的科研人员赋权超4000项成果。

  更多金融活水浇灌创新沃土。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加快构建,更多金融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科技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得到纾解。截至2024年底,已有580余家科技企业在科创板上市,直接融资规模达9000多亿元。

  随着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系不断完善,我国科技成果加速从“书架”走向“货架”。全国技术合同成交额从2020年的2.8万亿元提升至2024年的6.8万亿元,提前完成《“十四五”技术要素市场专项规划》确定的5万亿元目标。

  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

  人是科技创新最关键的因素。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世界第一,如何用好用活人才,让“千里马”竞相奔腾?

  西安石油大学教师严正国坚持面向生产实际做研究,研发的可视化测井产品打破国外垄断,并应用于国内多个油气田。得益于学校的职称改革,在论文上不占优势的他,通过成果转化贡献晋升为教授。

  严正国的经历,是我国以改革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的一个缩影。

  从建立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到“揭榜挂帅”“赛马制”支持科学家大胆探索;从三轮减负行动为科研人员松绑减负,到学风作风建设持续优化科研生态……近年来,破立并举的全方位改革举措,激活创新的“一池春水”。

  青年科技人才是创新发展的生力军。“十四五”期间,我国加快经费资助、选拔任用、待遇支持等方面改革步伐,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

  今年6月,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全新亮相,首次为40岁以下青年科研团队单设赛道。“要把宝贵的科研资源投向最具创新活力的一线科研人员,助力其早日脱颖而出。”自然科学基金委相关负责人说。

  目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5岁及以下科研人员获资助项目数占比约80%;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参研人员中45岁以下科研人员占比超80%;北斗导航、探月探火等重大战略科技任务的许多项目团队平均年龄都在30多岁……越来越多年轻人活跃在国家科技创新的最前沿。

  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科技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通过持续深化改革不断优化创新生态,充分调动和激发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创造性,推动形成全社会尊重创新、支持创新的良好氛围。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