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8-26 23:49:00 股吧网页版
“17号来18号谈成31号签约” 四川宜宾“挖来”超级IPO 全球第三光伏企业英发睿能要上市了
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周松清

  四川宜宾挖来了一个光伏行业的超级IPO。

  8月20日,四川英发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英发睿能)在港交所披露了其上市申请书,公告内容显示,英发睿能成立于2016年,是全球领先的专业光伏电池片制造商,专注于光伏电池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产品覆盖P型和N型技术路线。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其N型TOPCon电池片技术处于行业领先地位,2024年全球市场份额达14.7%,位列全球第三大专业制造商。

  在2023年,英发睿能营业收入就已经突破百亿达到104.94亿元,实现净利润4.1亿元。

  时代周报记者注意到,英发睿能此前名称为安徽英发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2025年5月才迁入四川宜宾,更名为英发睿能。

  在安徽注册和经营九年时间,英发睿能为什么会在上市前夕迁入四川宜宾?

  其实这背后,和四川宜宾对光伏产业的长期投入密不可分。

  提前一个月交付地块

  英发睿能官网显示,其属于英发集团的光伏电池板块,英发集团由张发玉在1987年创立,从电子行业起家,经过三十多年发展,目前业务涵盖光伏电池、新能源电站、电子板块、产业运营。

  2016年,当时中国光伏产业正走出欧美“双反”影响,开始重回正增长轨道,张发玉看准时机,切入光伏产业电池片业务,在2016年6月在其安徽老家成立了安徽英发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并开始筹建生产基地稳健发展。

  落地四川宜宾则是2022年的事情。

  从2019年成功引入宁德时代后,四川宜宾开始探索光伏、储能等更多产业引入。

  四川宜宾开始构建具有其特色的、以四大主导产业(优质白酒、动力电池、晶硅光伏、数字经济)、四大传统产业(机械制造、轻工纺织、能源化工、建筑材料)、四大未来产业(新型储能、数字能源、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通用人工智能辅助)为核心的“4+4+4”现代化产业体系。

  2020年10月,四川宜宾选派12名驻外招商干部,开始奔赴长三角等招商一线。

  四川宜宾也深知,企业家投资,看重的是资源、市场、成本、产业链等因素,要想打动一家企业,将产业从一个城市搬迁到另一个城市,并不容易。

  作为英发集团的“英二代”、英发睿能总经理张敏(创始人张发玉女儿),在2022年3月份第一次到宜宾考察时,就被当地政府“热情、积极的工作态度”打动:“宜宾的码头文化孕育了宜宾人民耿直热情的性格,这里很包容,我们的团队能够很快适应。”

  时代周报记者从相关人士处获悉,对英发的招商也是争分夺秒,当时英发已经和另外一个城市基本谈好了,宜宾方面用最大的诚意打动英发:“17号来的,18号就谈成了,31号签的约。直奔主题,从早上9点开始,谈到下午4点半,逐条逐条地过。”

  时代周报记者还获悉,签约后作为项目所在地的宜宾市叙州区,就针对英发项目列了一张工作表,从签约当天开始到交付地块的6月15日,每一天要干什么都清清楚楚。

  最后实际情况则是,提前一个月交付地块。

  在2022年4月,英发就和四川宜宾签约了20GW高效晶硅太阳能电池生产项目,金额达110亿元。

  2022年5月,建厂地块还是一块山包,不到一个月时间,就变成了平地交付。2022年6月,项目公司宜宾英发得耀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在日常对接中,当地政府对企业服务更是事无巨细,件件落实。

  同时,四川宜宾便利的水运、高铁、机场,高校聚集产生的人才梯队培养,都切实的打动了张敏。

  英发睿能在招股书中也表示,在光伏产业新城四川宜宾前瞻性地布局了较大规模的先进电池片产能,充分利用宜宾的光伏集群红利及优质区域资源,与同样在宜宾开展业务的产业链上下游厂商深度协同。

  时代周报记者还获悉,英发也是四川宜宾产业转型所引入的首家光伏企业,同时也是四川宜宾首个投资超百亿、产值超百亿的“双百亿”光伏企业。

  英发宜宾项目总投资额为215亿元,占地面积1450亩,分四期建设,总规划含40GW的太阳能电池片生产和24GW的直拉单晶硅棒生产。共包含了4个制造中心和1个研发展示中心,2023年实现产值136亿元,在四期项目全部满产后,年产值可达500亿元,可提供就业岗位达8000余个。

  宜宾国资多次入股

  除了产业引入,四川宜宾国资也用真金白银入股了英发睿能。

  英发睿能招股书显示,2022年6月,宜宾英发睿能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出资3亿元参与其A轮融资,认购1000万股,并且是最大投资者。A轮融资后,英发睿能股本增至1.29亿元。按此计算,当时英发睿能估值为38.7亿元。

  宜宾英发睿能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成立于2022年6月,合伙人均为四川宜宾国资公司,包括宜宾市新兴产业投资集团、宜宾市高新投资集团、宜宾发展创投、宜宾市新兴产业发展投资基金。

  在2022年12月,宜宾市高新投资集团,又以5010万元受让创始人张发玉股份167万股,入股英发睿能。

  同时,在2022年12月的英发睿能B轮融资中,宜宾市高新投资集团也参与其中,5.99亿元认购1333万股,仍然是最大的B轮认购者。

  在英发睿能上市前夕的2025年7月,宜宾市高新投资集团、宜宾高投产业发展公司参加其C轮融资,分别6.51亿元、4.01亿元认购2935万股、1812万股,英发睿能股本增加至3.87亿元,按C轮融资价格计算,英发睿能估值达到86亿元左右。

  宜宾国资也成为除了英发睿能创始人张发玉家族外,持股最多的机构。

  英发睿能招股书显示,创始人张发玉及其家族合计控制英发睿能股东会约49.10%的投票权,宜宾国资相关企业合计持有26.51%的权益。

  光伏技术更迭业绩波动二代开始接班

  落地四川宜宾后,英发睿能也迅速发展,产能迅速扩大,营收和利润得到快速增长。

  光伏产业数据机构InfoLink Consulting统计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光伏电池片出货量排名》显示,英发睿能升至全球电池片出货第三名。

  而英发睿能在2024年上半年,才首次升入全球前五,此后稳步前进,2025年上半年成为全球第三,显示其出货量持续扩大。

  因为光伏产业的技术路线更新,英发睿能也出现业绩波动。

  2022年、2023年,英发睿能分别实现收入分别约为56.43亿元、104.94亿元,同期实现利润3.50亿元、4.10亿元。而在2024年,英发睿能的收入掉到了43.59亿元,利润为亏损8.64亿元。英发睿能招股书显示,这主要是公司原有的PERC电池产线关停退出所致。

  与此同时,英发睿能的N型TOPCon电池片贡献营收占比从2022年的0%,2023年的7.1%,迅速上升到2024年的81.2%,今年前四个月再度升高至95.5%。这说明公司完全实现了TOPCon对PERC产能的替换。

  同时,英发睿能2025年前四个月,实现营业收入24.08亿元,净利润扭亏为盈3.55亿元,毛利5.73亿元,反映产品转型初见成效。

  英发睿能招股书援引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按2024年的出货量计,英发睿能是全球第三大N型TOPCon电池片专业化制造商,全球市场份额达14.7%。

  创始人张发玉也在逐渐把二代推到台前。

  自2021年1月起至今,张敏任英发睿能总经理、英发德耀董事长,成为英发近年光伏业务的主导者,她曾率领公司顺利完成宜宾基地一期产线建设以及后期N型TOPCon电池片产能的改造。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