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8-27 02:54:30 股吧网页版
45年,深圳长出一片“轨道森林”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南方财经记者张晓慧深圳报道

  从1980年33万常住人口的小县城,到2024年近1800万人的超级都市,深圳的人口数量在45年间翻了50多倍。而深圳地铁,仅用了20年时间,便实现从0到单日千万级客流的突破,线网密度达到全国第一。

  当人们在地铁站里川流不息,深圳的城市基因也在一次次发生变化。站在岗厦北“深圳之眼”的穹顶下,脚下是交织的4条地铁线路,身边是从世界各地前来打卡的旅行者,头上则是资金流密集涌动的深圳城市中心。

  不仅织密市内通行网,深圳轨道交通也在往周边城市生长,深江铁路、穗莞深城际等即将批量上线。当深圳地铁把城市折叠进轨道,城际铁路也将这座城市与大湾区周边的距离拉进一小时以内。

20年,从0到1000万

  1969年,我国第一条地铁在北京通车时,深圳尚未从宝安县改名;1993年,上海地铁1号线开通试运营时,深圳地铁还没有开工建设。

  彼时,人们难以想象,20多年后,这座东南沿海的小城,将成为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密度最高的城市。

  2004年12月28日,地铁一期工程1号线罗湖站至世界之窗站、4号线福田口岸站至少年宫站开通试运营,线路全长21.3公里,深圳正式进入“地铁时代”。

  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陈湘生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回忆,地铁开通当天,气温骤降,但是地铁站口依然有成千上万的深圳市民等着第一趟列车进站。

  深圳地铁运营第一个月,日均客流量达到17万人次;20年后,这一数字翻了近50番,2024年,深圳地铁全网日均客运量达到847.49万人次;进入2025年,深圳地铁单日1000万客流已成为常态,年内已累计45次突破千万关口。

  深圳地铁2024年年度报告显示,深圳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已达595.1公里,居全国第五,线网密度保持全国第一;全年运送乘客30.97亿人次,客运强度居全国超大城市之首,达1.49万人次/公里日。

  20年,深圳地铁已经从最初的双线路“十字”形演变成今天遍布深圳地下的放射形。同时,这张网还在不停歇地越织越密,2025年,深圳尚有17条(段)地铁、共250.24公里线路正在建设之中,突破600公里指日可待。

  不过,深圳建设地下交通城的野心还不止于此,而是剑指1000公里。按照《深圳市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方案(2024—2035年)》,深圳城市轨道通车里程目标到2025年达到640公里,到2035年达到1000公里。

从单点贯通到超级交通枢纽

  从1998年深圳开工建设第一条地铁,到如今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5年之际,17条地铁线路投入运营。深圳地铁的爆炸式增长并非一日之功,20多年时间里,深圳地铁经历过多个关键时刻。

  时间回到2007年1月17日凌晨,深圳成功申办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申办成功当年,深圳承诺,将在2011年大运会前,完成155公里轨道交通建设的目标。

  到2011年6月,深圳地铁1号线续建线路、2号线、3号线、5号线全面建成通车,1号线向西联通到机场,2号线联通南山、福田、罗湖三大主城区,3号线、5号线则链接起深圳西部与大运会举办地龙岗。

  第二个关键节点是2019年,深圳地铁建设迎来“井喷”期,共有16条约284公里线路、184座车站在建,总投资超过2500亿元。

  尤为值得关注的是,在这一阶段,深圳地铁开始出现超大型综合交通枢纽的雏形,多个地铁交通枢纽工程投入建设,其中,车公庙、岗厦北、黄木岗枢纽位于福田区,大运枢纽位于龙岗区,项目规模超过200万平方米的前海综合交通枢纽则位于前海深港合作区。

  若将这些地下交通枢纽与其地上建筑物结合来看,这些大型枢纽所在地正是深圳资金流、人流等流动最密集的区域——前海综合交通枢纽上方是前海CBD桂湾片区,岗厦北地铁站周边则汇聚了深圳最丰富的文化设施、现代化商圈和高耸的写字楼。

  岗厦北地铁站直径9米的圆形穹顶天窗之下,来自五湖四海的乘客行色匆匆,已经成为深圳地标的“深圳之眼”仿佛浓缩着深圳人口、财富的变化:45年,深圳GDP从1980年2.70亿元提升到2024年36801.87亿元,年均增长18.8%;常住人口从1980年33.29万人,暴增至2024年人口规模1798.95万人。

  2023年,深圳地铁再次向外迈出了一大步,深圳规模最大的地铁建设提上日程。按照规划,深圳轨道交通五期项目规划线路总长185.6公里、总投资1952亿元,2028年全部建成通车后,深圳城市轨道交通通车里程将达到831公里。

  深圳轨道交通五期项目将覆盖深圳全市85%的重点区域、80%的先进制造业园区外,覆盖西丽湖国际科教城、荣耀、中芯国际、华为坂田基地等深圳重点企业和片区。

  这其中还包括深圳首条环形地铁——15号线,串联前海、南山、宝安中心区,腾讯企鹅岛、留仙洞“机器人谷”、西丽湖国际科教城等深圳科技创新密度极高的区域悉数在列。

轨道上的城市圈

  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至今,显示其成熟度的一个标志便是一条地铁贯通两个城市,以轨道交通串起城市圈互联互通。

  根据公开消息,目前深莞两地正在推动3条跨市地铁项目,深圳地铁10号线东延、11号线北延与东莞3号线衔接、6号线支线北延与东莞1号线衔接,建成后可实现深圳市与东莞的凤岗、松山湖、滨海湾新区等地轨道联通。

  今年7月,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郭子平曾公开透露,深圳在申报轨道交通五期项目建设的时候,就希望跟东莞实现地铁直接通达,目前深圳地界部分已建成或获批,东莞地界部分正在上报。

  除了东莞,深圳也在谋划连接惠州的地铁线路,据悉,深圳地铁14号线延长线将争取与惠州对接。

  不过,虽然深圳的地铁尚未与其他城市联通,但是深圳与广州、东莞、惠州等周边城市的城际轨道交通一直在马不停蹄地建设。

  《广东省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提出,加快建设“轨道上的大湾区”,加快广州、深圳都市圈城际铁路建设。

  深圳地铁2024年年度报告显示,穗莞深城际、深惠城际、深大城际、深汕铁路等城际铁路工程已经投入建设。

  其中,穗莞深城际铁路将实现广州、东莞、深圳西部地区与深圳中心城区及沿线重要片区快速通达;深江铁路深圳枢纽西丽站引出,经深圳宝安、东莞滨海湾、广州南沙、中山至江门,正线全长116公里,将实现广州南沙与深圳前海半小时高铁直达,江门、中山等珠江西岸城市也将实现高铁直达深圳机场。

  同步建设的,还有位于深圳科创中轴线上的西丽高铁枢纽,建成后,这将是深圳最大的高铁站和轨道交通换乘站,汇集4条国家铁路、2条城际铁路和4条地铁线路。

  西丽高铁新城的横空出世,带来了深圳“站-产-城”融合发展新模式的最新成果,其南北分别连接西丽湖科教城、留仙洞总部基地和南山科技园,同时衔接大沙河、双界河,不仅将补全深圳西部交通缺口,还将成为深圳“公园总部圈”的重要一环。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