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8-27 03:56:10 股吧网页版
“前销冠”vivo四面出击:MR头显首秀后 又进军vlog市场
来源:国际金融报

  8月25日,vivo在社交平台上官宣,全新vivo Y500将于9月1日19时“越级”发布。

  作为vivo的入门系列,Y系列主打高性价比,针对年轻化消费人群,官方对vivo Y500的描述为“耐用更强大”“vivo史上最强,续航耐用双灭霸!一机在手,满足各种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官宣即将发布全新机型,vivo这一智能手机巨头近期频频“跨界”。继上周高调发布首款MR(混合现实)头显后,又有市场消息称,vivo还盯上了手持云台赛道……

  日前,有媒体报道称,vivo入局手持云台相机赛道,该项目于去年年底立项,首款产品定位为vlog相机,聚焦于服务创作者、vlogger和摄影爱好者的手持拍摄解决方案。目前,首代产品已完成开模开发,预计明年发布。

  针对上述市场传闻,《国际金融报》记者向vivo方面进行问询,但截至发稿,尚未得到相关回复。

  独立电信分析师付亮对记者表示,“随着国内手机市场饱和,手机厂商Top6格局基本固定,企业难以单靠手机实现大规模突破,寻找新的增长极已成为行业通识。”

  寻找第二增长极

  vivo近期可谓是动作频频。除布局手持云台赛道,其上周还推出了首款MR头显vivo Vision探索版,成为“第一个吃螃蟹”,挑战苹果Vision Pro的国产手机厂商。

  和苹果Vision Pro一样,vivo Vision以VR为基础形态,采用视频透视(VST)技术实现MR体验,支持眼动追踪+手势操控的交互方式。

  不过,在头显重量上,vivo Vision目前“远胜”苹果Vision Pro。据官方披露,vivo Vision探索版重量仅398克,为目前市场内最轻的MR头显,远低于苹果Vision Pro(超600g)和市场上其他设备的平均重量(超500g)。

  另外,vivo Vision官网显示,该头显搭载了第二代骁龙XR2+平台;采用Micro-OLED双目8K臻彩屏,搭载OriginOS Vision系统,最高像素达2728万;能实现1.5°高精度眼动追踪,支持26个自由度的微手势识别和垂直175度的识别范围。

  但需注意的是,这一代vivo Vision探索版不会面向消费者销售,仅开放线下体验,借用户真实的体验感受与建议,以优化产品体验和生态。

  “vivo选择入局手持云台相机和头显,是基于目标市场的潜力空间较大。同时,与现有业务具备关联性以及有效利用自身技术优势。”付亮指出,影像是vivo重要的四大赛道之一,叠加其近年在AI操作系统方面和元器件上的积累,如今集中至手机以外的影像配件、独立设备。

  但他也指出,尽管在研发或销售渠道上有所优势,vivo也面临众多挑战,“vivo这些产品能否成功还是取决于市场规模最终有多大,竞争的激烈程度以及如何让产品落地,具备实用性,而非一个‘玩具’。”

  具体来看,手持云台相机所在的智能影像设备领域,主要分为运动相机和全景相机。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2023年全球全景相机市场规模为50亿元,预计2027年达79亿元;同期全球运动相机市场规模为314亿元,预计2027年增长至514亿元。

  竞争格局上,GoPro、影石、大疆“三足鼎立”,其中,大疆开发的Pocket系列也定位为Vlogger相机,受到一众Vlogger用户的喜爱;影石ONEX系列全景相机则为户外运动用户和宠物博主青睐。

  而vivo Vision所在的智能终端市场,华为、小米等头部手机厂商都加快了在XR以及AI领域的布局,如今年6月,小米发布了被雷军称为“面相下一个时代的个人智能设备”——售价1999元起的小米AI眼镜,可全天候舒适佩戴,轻至40g,售价1999元起。可预见的是,接下来还会有更多的科技和互联网大厂入局智能终端。

  跌下“销冠”宝座

  在国产手机厂商中,vivo无疑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名字。从品牌初创时,精准定位音乐手机市场;到后来全面出击“机海战术”,深耕线下门店;再到后期聚焦“设计、影像、系统、性能”四大长赛道,实施多元化营销策略,vivo在一众国产智能手机厂商中迅速崛起,曾连续三年蝉联中国手机市场销量第一。

  然而,当下,随着中国手机市场深陷存量竞争的“红海”,叠加“老大哥”华为的强势回归,国内智能手机出货量Top5的座次已然重排,vivo跌下“销冠”宝座。

  国际数据公司(IDC)数据显示,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1.0%至2.952亿部,保持连续8个季度增长,创下2013年以来的最长增长周期。但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当季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为6896万部,同比下滑4.0%。其中,vivo市场份额17.3%位居第二,出货量1190万台,同比下滑10.1%,为前五大厂商中下滑最严重的品牌。此前一季度,vivo国内市场排名甚至一度滑落至第四位。

  更值得关注的是,市场调研机构BCI最新数据显示,在更具市场实际意义的激活量统计中,今年二季度,小米同比增长7.39%至1141.76万台,超越华为,拿下市场第一。份额排名第二至第五位的分别是vivo(16.37%)、OPPO(16.27%)、华为(16.08%)和苹果(16.08%)。而这前五名中,仅vivo的市场份额与去年同期相比出现下滑(-5.95%)。

  可以说,vivo在过去建立的品牌优势,如今正面临着不小的挑战。

  “今年上半年,vivo销量下滑的主要原因是没能抓住国补这个机会。”付亮表示,国补对手机销量有显著促进作用,但vivo明显未能针对国补政策进行及时调整,“竞争对手抓住了,一季度是小米,二季度明显抓住的是华为,两大竞争对手的增长导致其市场份额明显减少。”

  在付亮看来,vivo是一家“内秀”的手机厂商,尽管公司在AI技术、芯片上有所成就,但整体缺少曝光度和品牌认知度。他解释称,vivo的产品仍缺乏自身的特色,让消费者能对他有足够深的印象,如谈起折叠屏,消费者就能联想到华为;同时,影像技术被一众手机厂商强调,难以和其他品牌形成显著差异化。

  他还指出,更深层次的是,vivo在高端旗舰上的欠缺也影响了整体表现。

  事实上,vivo近年来也在积极冲击高端旗舰。去年10月,vivo赶在OPPO、小米、荣耀之前,率先推出了年度旗舰——X200系列。据官方披露的数据,彼时,vivo X200系列、vivo X200 Pro两款新品同时开售,全渠道销售金额突破20亿,打破vivo历史所有新机销售纪录。

  但vivo X200系列上市后不久就遭遇口碑“滑铁卢”。部分消费者反馈,X200 Pro在强光环境下拍摄会出现大面积炫光,严重影响成像质量。尽管vivo产品副总裁黄韬通过微博详细解释了炫光问题的成因,并承诺了优化方案,但消费者对此并不“买账”,退款退货的言论甚嚣尘上。

  “树立高端旗舰形象,打造出两三款‘明星机型’,不仅是为了单品销量,更是为了带动全系产品的销售,建立全系口碑。”付亮说道。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