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24时,国内成品油零售价格迎来年内第七次下调。
据国家发展改革委消息,根据8月26日的前10个工作日平均价格与上次调价前10个工作日平均价格对比情况,按照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本次国内汽、柴油价格(标准品)每吨分别降低180元、175元。
折合成升价,每升92号汽油、95号汽油和0号柴油的降幅分别在0.14元、0.15元和0.15元。今年国内成品油零售价格已经经历了十七轮调整周期,其中六次上调,四次搁浅,七次下调。
本调价周期原油综合变化率以负向开局,且对应调价幅度一直维持在负向区间,本轮周期的最终结果为下调。
此次调价会使私家车主用油成本减少。卓创资讯分析师孟鹏指出,本轮成品油零售限价下调后,私家车单次加满一箱50升的92号汽油后将少花7元。私家车方面,以月跑2000公里,百公里平均油耗8升的燃油汽车为例,下次调价窗口开启前,单辆车的燃油成本将下降10元左右。物流行业以月跑1万公里,百公里油耗在38升的重型卡车为例,在下次调价窗口开启前,单辆车的燃油成本将下降260元-270元。
市场人士预计,下一轮成品油调价上调的概率较大。
国内成品油市场价格呈现震荡态势
金联创分析师赵樱涵指出,近期国内汽油柴油行情呈现震荡态势。市场观望情绪浓厚,贸易商和终端用户采购意愿不强,多按需采购操作谨慎。临近8月底,主营单位出货不佳,销售压力增大,为追赶销售进度,成交重心逐步下移。
需求方面,汽油需求平淡,尽管处于夏季出行高峰末期,但新能源汽车对冲部分需求。柴油方面,高温多雨天气影响工况,基建施工,农业用油减少,新能源重卡替代传统柴油车,进一步削弱了柴油消费。在零售价下调和需求不振双重压力下,主营单位出货承压。
随着夏季出行旺季结束,需求缺乏明显利好。柴油市场,需求恢复仍需等待,叠加月底主营单位以冲击销量为主,降价促销频繁。预计短期汽油柴油价格或仍有一定的回落空间。
本轮成品油价格调整过后,新一轮原油累计变化率正向开端,对市场形成利好指引,汽油柴油将迎来消费拐点,具体表现转为“汽油弱柴油强”。
隆众资讯成品油分析师褚英斌指出,后市来看,随着暑期结束,民众出行半径缩短,需求预期下滑将对汽油形成拖累,预计价格下行;柴油方面,即将进入“金九”传统需求旺季,秋收、基建等终端消费量预期上涨,且由于前期原油价格偏弱运行,市场整体心态偏空,令当前社会库存偏低,中下游补库意愿得以回升,预计后市柴油价格缓步上推。
本计价周期内国际原油价格先跌后涨
本计价周期内,国际原油基本面多空因素交织,一方面地缘供应风险转弱,另一方面市场对美联储9月降息预期重燃,原油价格整体呈现出先跌后涨走势。
近日美联储鲍威尔发表偏鸽派言论,市场预期9月美联储降息已成大概率事件,市场短期风险偏好有所回升,预计对国际原油价格形成利多支撑。
从供需基本面看,美国原油消费旺季即将结束,OPEC(欧佩克)仍在继续扩产,供给过剩压力逐渐上升。不过近期美国能源信息署(EIA)和OPEC对于未来原油市场供需形势的预测出现了明显的分歧,或将加剧市场的短期波动。
近期OPEC将2026年全球原油需求增长预估量再次上调。OPEC+八国达成9月增产54.8万桶/日的决议,全面退出自2023年起八个成员国实施的220万桶/日减产协议。7月份OPEC+原油产量增加33.5万桶至4194万桶/日,供应增速正在按此前计划进行。
EIA认为,随着“OPEC+”逐步释放产能及非“OPEC+”产量的持续增长,今明两年原油供应增长将显著超过需求增长,将出现创纪录的供应过剩局面。
近日国际原油价格有所反弹,但并未突破前期的运行区间,显示当前国际原油价格缺乏强劲反弹的动力。若地缘局势没有新的激化事件出现,短期国际原油价格在相对低位区间运行将是大概率事件,延续偏弱特征。中长期看,四季度原油供应过剩的矛盾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