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定金的确认订单意味着我们作为eVTOL制造商具有交付责任,不像意向订单只是一个意向,这背后是性质上的转变,而不在于金额的大小。”8月26日,沃兰特航空拿下高等级商用客运eVTOL领域里最大的确认订单,公司创始人兼CEO董明向界面新闻透露,沃兰特的目标是在未来2~3年内完成确认订单的交付。
当天,沃兰特航空与农银金融租赁有限公司签署了针对沃兰特天行(VE25-100)的购机确认订单。根据协议,农银金租与沃兰特分别签署10架天行的确认订单和110架的意向订单,订单总额达30亿元,在取得型号合格证(Type Certificate)后将陆续交付农银金租对其进行商业化租赁运营。
这也是目前为止沃兰特航空斩获的第三笔确认订单,确认订单累计总数量为14架。
去年12月份,沃兰特官宣与南航集团旗下的南航通航签订中国首批高等级商用客运eVTOL确认订单;今年1月15日,沃兰特宣布再获确认订单,订单来自江苏亚捷航空集团,成为国内首家民营头部通航企业签署的eVTOL确认订单;8月26日,沃兰特又与农银金租签署10架金额达2.5亿元的确认订单。
“通过收取定金来锁定飞机的交付节奏,同时对买卖双方也是一个约束。作为主机厂,我们会加速飞机研发、促进生产的排期,加快适航取证的进展,让eVTOL早点从创意走向货币,从产品变成商品。”沃兰特航空合伙人、高级副总裁黄小飞告诉界面新闻。
确认订单的“高含金量”
在各家eVTOL主机厂你追我赶的激烈比拼中,订单量、取证进度、融资规模永远是绕不过去的三道大关。而订单量的多寡,又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认可度、市场竞争力,是衡量公司能否走通商业化道路的关键指标之一。
自低空经济爆火以来,众多eVTOL厂商的订单如雪花般飞来,且订单纪录不断攀新高。上个月,上海时的科技与阿联酋买家签署采购协议,共订购350架E20 eVTOL,当时被称为“中国eVTOL最大单笔订单”。时隔一周左右,沃兰特便宣布刷新中国eVTOL最大采购订单纪录,由泰国Pan Pacific向采购500架VE25-100天行eVTOL,成为中国高等级客运eVTOL获得的最大单笔国际订单。
但是界面新闻也了解到,无论是350架还是500架,上述所披露的大额订单均属于客户意向采购订单。换言之,订单最终是否转化、制造商能不能落袋为安,都是一个未知数。
某eVTOL厂商相关负责人曾告诉界面新闻,意向订单不具有法律效力,客户一般也不支付定金,对主机厂来说意义不是很大,无法代表商业化能力。
董明此前也向界面新闻表示,公司正重点建立商业闭环的网络,围绕着订单采购、金融服务、运行体系等进行组建,而确定订单就是支撑这一个环路闭环的核心要素。因此,沃兰特目前很重视意向订单向确定订单的转化。
“意向订单和确认订单是跟着型号发展的不同阶段来进行安排的,从2021年沃兰特成立,前三年我们没有接受任何确认订单,而是通过意向订单的方式验证市场需求以及市场对于这个飞机设计的接受度。”董明今日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称。
他继续提到,随着沃兰特进入工程化开发以及排产,可以看到交付目标和交付时间,所以公司从去年年底开始收集确认订单。“公司的研制节奏已经进入下一个阶段,整个计划是跟着型号研制、产品开发节奏来进行规划和设计。”
“关于确认订单的数量,我们其实是有规划的,今年的目标是不超过20架,不希望一下子就有这么多。”董明告诉界面新闻,带定金的确认订单有交付任务,甚至附带罚则。沃兰特希望能够顺利实现飞机研发、交付、投入商业环境去运行,证实其经济性。换言之,确认订单要跟着节奏来,不是越多越好。
界面新闻采访中还获悉,首批确认订单实际代表着首发用户,沃兰特看重首发用户的核心资质,比如运行能力,要知道怎么安全地引入和运行一架新飞机。“首发用户最多选三家,这是当前阶段的目标。随着未来2~3年我们实现这一批的交付,同时生产稳定、研制稳定后,我们才会接受大量的确认订单和交货排产。”董明称。
九轮融资后再拿10亿元授信
黄小飞向界面新闻透露,沃兰特按照行业的惯例,向买方收取20%~30%左右的eVTOL采购定金。据界面新闻了解,沃兰特一架VE 25 eVTOL产品价格在2500万元,定金收取比例20%-30%,意味着一架就是500万元-750万左右的定金。这次沃兰特拿下10架确认订单,预计能收到超5000万元规模的定金。
而这次的卖方为金融租赁公司,背后也有一定讲究。“金融租赁公司代表所有的通航公司进行飞机的集中性采购,把飞机买过来放在手里,然后再去找租赁客户。这样可以让头部的通航公司放大资金杠杆、让中小型通航公司以低成本参与进来。”黄小飞向界面新闻解释。
界面新闻曾报道,过去的2024年沃兰特共计完成6轮融资,累计融资金额超过1.5亿美元,这一融资轮数无论在中国还是放眼世界,都是数一数二的水平。
整体来看,从成立初到今年7月底,沃兰特已完成9轮、近10亿元的融资,投资名单包括小米旗下的顺为资本、投资理想汽车一战成名的明势资本、最早系统布局商业航天的鼎晖百孚等等。 作为2024年中国资本市场的融资“黑马”,其融资实践工作也被录入了工信部《2024年中小企业融资示范案例》。
去年进博会期间,董明还明确表示,沃兰特在手的资金已足够支撑公司拳头产品VE25-100型号的工程开发,足够与合作伙伴一起进入商业循环。不过界面新闻也注意到,在今日的订单签约仪式上,农行上海分行与沃兰特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将为沃兰特提供10亿元的银行授信和金融服务,支持其产品研发和商业化落地。
对此,董明向界面新闻回应称:“我们去年拿到的资金总量已足够支持型号的研发,但一个企业的发展不能只有研发,还有相应的市场开拓、相应的能力建设以及第二个型号的储备,有大量的工作要去开展。”
董明表示,如果说资金紧张,可以把这些事情放缓一点,但是当公司有能力获取的时候,肯定希望能够同步稳定推进。而且航空制造业是一个相对长周期的产业,沃兰特也希望通过整合资金链,增强穿越周期抗风险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