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8-27 10:40:30 股吧网页版
前海15载,现代服务业助力“中国智造”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南方财经记者陈思琦深圳报道

  从世界工厂到全球创新中心,科技创新催生“中国智造”,生产性服务业在范式重构中正在发挥更大作用。

  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于2010年成立,这一年也正值中国重夺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地位,并保持至今。

  锚定“现代服务业”的前海,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既是全球投资兴业热土,也是前沿科技的“赛博试验场”。这里的天际线既填满了汇丰、东亚、微众等金融机构Logo,法律、财税、咨询等专业服务机构,AI、机器人、低空经济等新兴领域研发中心亦向前海汇聚,“香港味、未来感、滨海风、现代化、未来感”在这里显现。

  由此,前海不断以高附加值的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业,重塑“智造”的价值链与未来图景。

  2024年,前海实际使用外资266.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691亿元、税收收入892亿元,分别是成立之初的117倍、93倍、171倍。

  现代服务业是前海的绝对支柱,今年上半年实现增加值952.6亿元、同比增长8.6%,占服务业84%、占GDP的65.5%。截至目前,前海拥有现代服务业企业12.48万家,水平基本比肩全球服务业先进地区。

  “含科量”:让“智造”从跟随到引领

  长期以来,科技服务业被视为制造业的“润滑剂”,提供研发、设计、检测、知识产权等基础服务。而今,新质生产力的崛起,使科技服务业的角色发生根本性转变——从单纯的配套支撑,升级为产业链的价值中枢,甚至在某些领域成为技术标准的制定者。

  渐渐地,科技服务从“成本部门”,成为一些头部企业的利润“增长极”。

  今年7月,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办公室、前海管理局联合印发《关于支持科技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提出到2027年底,推动前海高水平研发中心数量、创新能级、外资占比显著跃升,研发中心突破100家,外资占比突破30%。

  随后,在广东省加快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专题会议(现代服务业专场)上,前海管理局方面透露,据专业机构最新评价,前海现代服务业已接近世界发达地区先进水平。前海港资企业中,服务业企业占95%,港企布局正由金融、物流等传统领域,向科技服务、信息服务等新兴领域加速拓展。

  提升服务业“含科量”,前海正在行动。2021年9月印发的《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使其获得8倍的物理空间扩容,所能承载的新兴产业、服务场景更加丰富。

  例如,自动驾驶性能的优化需要大量路测数据支撑,但目前许多城市仅允许在人烟稀少的城郊开展测试。而在深圳,小马智行Robotaxi已实现7×24小时运营,日日穿梭于前海、南山、宝安中心区,深圳人才公园、前海嘉里中心、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宝安国际机场等核心地标均有覆盖。

  早在2021年,小马智行就在前海落地了深圳研发中心。“我们有一个小小的野心,希望开创全国一线城市中心城区Robotaxi运营的先河,以前海为出发点,辐射深圳更多区域,也为全国范围内更大规模的落地先行探索。”小马智行副总裁、广深研发中心负责人莫璐怡说。

  再如,“具身智能港”正在前海大铲湾片区崛起。戴盟机器人7月启用全球总部办公基地;银河通用投资10亿元落地南方总部,布局人形机器人研发中心及组装总线;兆威机电、拓斯达、锦鹏机器人等华为联创项目,魔法原子等追觅生态孵化项目亦已注册落地。

  随着深圳新一轮综合改革试点启幕,前海也提出探索新型研发机构去行政化、雇员合同制、薪酬市场化管理制度,允许外籍科学家担任新型研发机构法定代表人等一系列突破性举措。

  数据显示,2024年1-10月,前海规上科技服务业企业营收同比增长19.6%,前十强规上科技服务业企业营收61.9亿元,增长37.1%,发展态势良好。

  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不仅在其自身,更在于制造业的价值链延伸。据相关测算,在各种高端装备中,现代服务业往往占终端50%—60%的附加值。

  “新兴产业的发展亟需体制机制创新,比如要解决新型研发机构管理体制问题、政府监管问题、数据跨境问题等。”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郭万达认为,“扩区”后的前海在AI、机器人、海洋、低空等新兴领域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也赋予其率先于深圳乃至全国开展体制机制探索的新使命。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公共政策学院院长、前海国际事务研究院院长郑永年也谈到:“现代服务业的核心应是针对实体制造业的服务业,需要基础科研、应用技术、金融支持作为‘三驾马车’齐头并进。”

  “含金量”:为科技创新注入强劲动力

  当前,金融业早已从传统的信贷服务,走入更多场景,全链条服务实体企业。

  尤其前海作为国家金融业对外开放试验示范窗口,是深港跨境金融的重要策源地,这为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和实体经济提供了更丰富的场景。

  深圳新一轮综改试点,前海明确将聚焦新兴金融、跨境金融、供应链金融、科技金融,推出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打造赴港上市培育基地。

  当前,前海已推出“科技初创通”专属信贷,服务企业超4100户,80%为非政府培育名单中的初创科技企业,信贷投放超55亿元,利率低至3.45%;微众银行相继推出“微业贷”“微粒贷”等数字化金融产品,服务个人客户超4.2亿,累计申贷中小微企业超过600万家。

  “赴港上市培育基地”的打造,更是契合一众内地企业的现实需求。仅深圳,近两年就有优必选、晶泰科技、越疆科技等明星企业在港交所挂牌上市,创造了“人形机器人第一股”“18C第一股”“协作机器人第一股”等广为人知的商业故事。

  据德勤统计,今年上半年,港交所以40只新股、融资1021亿港元成为全球IPO融资额第一大交易所。以前海为“桥梁”助力企业赴港上市,也意味着深港金融合作走向更深层次的“双向赋能”。

  南方财经记者了解到,依托前海股权交易中心,前海将与港交所加强合作,衔接“科企专线”沟通渠道,就与香港上市规则有关的具体问题寻求初步指引,帮助企业理解适用的香港上市机制,为企业提供政策咨询、合规辅导、项目路演、基石投资者对接等一站式服务。

  “前海在制度创新和金融开放方面不断突破,港企港人服务体系日益完善,与香港在金融领域的规则衔接、机制对接也在稳步推进。”年初,总投资超40亿元人民币的汇丰前海办公大楼正式启用,汇丰亚洲及中东地区联席行政总裁廖宜建谈到,启用新办公大楼旨在更好地利用前海的政策及区位优势,把握大湾区不断加速的市场开放和经济发展机遇。

  其背后,是前海金融科技实力正在跃升。汇丰中国深圳分行、汇丰前海证券、汇丰软件发展(广东)三大核心团队均已入驻汇丰前海办公大楼;1公里外,前海东亚银行大厦亦被定位为该行大湾区“策略枢纽”,东亚中国深圳旗舰分行、金融科技创新中心暨初创企业合作平台BEAST、数据科学实验室,以及东亚银行旗下附属公司如东亚前海证券等相继进驻。

  东亚银行联席行政总裁李民斌认为,该行将银行、证券、投资、资产管理、金融科技等主要业务板块都布局于此,以期利用境内境外“双平台”和海外分行网络,为大湾区客户提供更多跨境金融服务。

  “含专量”:专业服务助力“大航海”时代

  近年来,中企“大航海时代”全面开启,我国制造业全球化布局日益深化。“出海”的本质目的,是实现全球资源的最佳配置。

  尤其是,深圳去年重返中国内地“外贸第一城”,跨境电商等新型贸易业态蓬勃发展,外贸“朋友圈”越来越大,全球市场“含深度”持续提升。与之匹配,前海的“含专量”——专业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去年11月,亚马逊全球开店亚太区首个创新中心在前海启用。“深圳的物流网络为跨境电商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并显著提高了物流效率。”亚马逊中国副总裁、亚马逊全球开店中国卖家管理负责人金彦箴谈到,前海在跨境电商政策、监管模式等方面的持续创新,是亚马逊“落子”的主要原因。

  今年7月,谷歌跨境电商加速中心(深圳)在前海正式投入运营,旨在助推中国卖家布局独立站,以DTC(Direct-to-Consumer)模式建立自有品牌资产。

  中企出海浪潮,还催生了知识产权、海外资产维护、跨国并购等涉外法律服务的大量需求。前海是目前国家唯一批复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示范区,2022年1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省市第一家仲裁机构——深圳国际仲裁院总部正式落户前海;同期,“前海深港国际法务区”挂牌运作。

  2024年,深圳国际仲裁院受理案件争议金额1423亿元、居全球前三;前海深港国际法务区挂牌运作三年多以来,汇聚包括6家外国律师事务所代表处、1家中外律所联营办公室、12家粤港澳联营律所在内的265家法律服务机构,构建了涵盖仲裁、调解、律师服务、公证、司法鉴定、法律查明、中立评估等全链条法律服务体系。

  引入资源、形成集聚的同时,前海还致力于各类出海服务的整合“打包”。去年7月,“深圳·前海出海e站通”平台正式启动,集成70项公共服务事项、10个特色服务专区。一年来,该平台与32个国家40个海外园区运营商建立合作,累计服务出海企业超800家,形成了活跃的出海服务生态。

  当专业服务从分散走向集成,边际交易成本递减的规模效应也逐步显现,中企出海“第一站”名声在外。2024年,前海合作区进出口总额7066.5亿元、同比增长42.4%,比2021年接近翻番。其中,跨境电商进出口额突破1200亿元,同比增长超100%。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