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西安8月27日电(记者李唐宁刘旭阳)8月2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副司长孙姬在“新型工业化媒体调研行”陕西站座谈会上介绍,我国建成5G基站459.8万个,千兆网络能力端口超过3053万个。新建铁塔共享率达85%。
她表示,近年来我国推动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主要表现在四个“升级”上。
一是向覆盖完善、性能领先升级。截至7月底,建成5G基站459.8万个,千兆网络能力端口超过3053万个,实现了“县县通千兆、乡乡通5G”。在广覆盖的基础上,实施“信号升格”专项行动,推动5G、千兆光网在文旅、交通枢纽等重点场景深度覆盖,持续提升网络质量和用户体验。在全国86个城市的168个小区、工厂、园区开展万兆光网试点,推动网络向超高速、大容量、智能化演进升级。
二是向算网融合、高效敏捷升级。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智能算力规模快速增长,算力资源布局持续优化,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体系加快构建。截至2025年6月底,我国在用算力中心达1085万标准机架,智能算力规模达788 EFLOPS(FP16半精度)。网络支撑能力持续增强,指导规划建设高速宽带网络,实现了国家枢纽间传输时延不超过20 ms,集群到周边主要城市传输时延不超过5 ms,区域内算力节点间时延不超过1 ms。
三是向资源共享、绿色节能升级。新建铁塔共享率达85%,新建5G基站中有95%以上是利用存量站址资源改造实现的,相当于少建通信铁塔120万座,节约土地6.8万亩;开展5G异网漫游全国商用推广,有效减少重复投资,提升5G网络整体效能。
四是向城乡一体、内外畅联升级。农村网络方面,得益于电信普遍服务十年的持续建设,我国农村宽带网络建设驶入“快车道”,实现了行政村“村村通宽带”、90%以上通5G。据了解,陕西省行政村5G通达率已经超过98%。国际通信方面,截至目前,国际出入口局达到15个,电信企业投资建成了17条国际和港澳台海缆系统,已形成通达亚太、亚欧、亚非等多个方向的通道路由,国际通信能力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