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报中证网讯(记者宋维东)大金重工相关负责人8月27日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深耕全球海上风电市场,前瞻性布局并聚焦“海外海上战略”,近年来在市场份额提升和业绩增长方面得到切实体现,迎来了“多点开花”的良好发展局面。其中,出口海工业务规模快速提升、市场占有率业内领先,交付模式由离岸延伸至到岸,项目服务范围由海工装备产品制造扩展至远洋特种运输、船舶设计与建造、境外风电母港运营、新能源开发与运营等,打造多条新增长曲线,新业务日趋成熟并取得突破性进展。当前,公司正全力推动从产品供应商向系统服务商转型,保持在海上风电装备领域的全面领先优势。
今年上半年,大金重工出口海工业务交付量和盈利能力实现双升,带动总体经营业绩驶入增长快车道。其中,公司实现营收28.41亿元,同比增长109.48%;实现归母净利润5.47亿元,同比增长214.32%。公司海外海风基础装备项目订单增速显著,累计签单金额达24亿元,订单规模位居欧洲海风基础市场首位,项目覆盖欧洲北海、波罗的海等核心风电产区,涉及多种高难度建造工艺,交付周期集中于2026年至2027年,为其未来业绩增长奠定坚实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出口海工业务已进入“量利双升”阶段。上半年,公司海外海工装备发运量同比增长超100%,出口海工业务贡献收入占比提升至近80%,直接带动整体出口业务收入同比增长近200%。
在海上风电装备超大、超重、超宽特性之下,物流运输与交付能力已成为企业拓展海外市场的核心竞争力之一。近年来,大金重工通过布局特种航运与船舶建造业务,构建起“装备制造—物流运输”一体化能力。去年以来,大金重工交付海外的海风基础装备全部采用DAP(目的地交货)模式,实现了从“离岸”到“到岸”交付升级。上半年,公司已顺利完成16批次全流程承运任务,在自有产品运输过程中,逐步形成了涵盖“船型研发、运输规划、海运工程设计、港口装卸作业”的重型海洋工程物流一站式解决方案。值得关注的是,基于对海风装备特性的深刻理解,大金重工已自主研发3个特种船型,专门适配风电海工装备的运输需求,有效解决了传统船舶在运输效率、安全保障上的痛点,进一步提升了海外交付稳定性与可控性。
在船舶建造领域,大金重工的突破同样显著。该负责人介绍,公司自研并建造的首条海工特种重型运输船已完成船台建造,进入下水准备期,预计2026年上半年试航取证后启动首航,届时将专门为海外客户承运其生产的海上风电基础产品,进一步降低对外部物流资源的依赖。
值得一提的是,大金重工全资子公司盘锦大金近期与韩国某航运公司签署《重型货物船舶建造合同》,为其设计建造一艘23000DWT(载重吨)的重型风电甲板运输船(总长约165米、型宽42米、型深10米),合同总金额折合人民币约3亿元,交付时间定在2027年。“这一订单是盘锦大金在保障自有船舶建造任务的同时承接的首个市场化订单,标志着公司已具备超大型运输船舶自主设计、建造能力及高效的项目管理经验,且该能力获得国际船东认可,为公司构建全球物流体系、深化海外布局再添重要筹码。”该负责人说。
在新能源运营端,大金重工已形成“制造+运营”双轮驱动的业务格局。这一布局不仅为公司带来了稳定的现金流、打造了新增长曲线,更推动公司从提供绿色装备延伸至生产绿色电力,实现企业价值与社会价值协同提升。
“从海风装备制造全球订单领先,到特种航运、船舶建造全链条能力构建,再到新能源运营与可持续发展深度布局,公司致力于从产品供应商向系统服务商转型。”该负责人表示,这种“多点开花、协同赋能”的模式不仅为公司巩固了领先的市场地位,更将推动整个海风装备行业从单一竞争走向系统协同,从规模扩张走向高质量发展。未来,随着公司自研特种船舶投运、海外市场化订单落地及新能源项目陆续并网,公司将在新能源产业变革中进行诸多探索实践并收获更多发展成果。